地效飞机是飞机和舰艇的&lso;混合物&lso;,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当飞行器离水(地)面高度小于机翼翼展飞行时,机翼下面的气体流动速度受阻滞,使动能转为升(压)力,其值与速度平方成正比,这种升(压)力就是地效应力。大型地效飞行器升阻比可望达到20~40,而重型运输飞机的升阻比一般不超过16~17(b-52达到顶级也不过为19),目前的高速水翼船的升阻比只有8~12。地效飞机不需要跑道、码头,速度比船快4~5倍,经济性比飞机高2~3倍,发生故障可停在水(地)面上修理,没有坠毁风险。又因它超低空飞行,雷达不容易发现,水雷不会引爆,与传统登陆作战工具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其特点是机动性能好,能超越常规登陆作战地区,置水中、地面各种障碍于不顾,高速度直接突击上陆;它综合了舰船和飞机两者的优点,能高速掠海飞行有效利用雷达盲区,相比战舰其体积小、操作灵活、机动性能好、不易被敌发现。在登陆作战发起之前,可运载侦察、袭击、特种分队,利用不良天气隐蔽地实施秘密机动,完成特种战术任务。
与普通飞机相比它的载重量大得惊人,波音747的载重量仅为其自重的20,而地效飞机的载运量可达自重的50。一次可迅速输送100至1000名士兵及数辆坦克。美国研制的地效航空母机大小相当于一艘驱逐舰,可载货405吨,一次可运载400名士兵,16架直升机,几十辆汽车和火炮。满载巡航半径约6350公里,最大巡航时速为470公里。
俄军装备的&lso;里海怪物&lso;地效飞机,装备10台发动机,巡航高度10米,速度达400千米小时,可搭载500名士兵进行低空飞行、水上滑行,越过沙丘、沼泽地等执行搜索潜艇、运送装备等任务,可奔袭数千千米。再如俄军&lso;奥兰&lso;地效飞机巡航时速为450-550公里,能在32-15米浪高的海况下起飞和降落,运送400-850名士兵和数辆坦克。
地效飞机的甲板宽阔,载重量大,运输效率高,除能完成两栖任务外,还可用于各种作战物资、人员的前输后送,进行快速保障。
军委极为重视登陆装备的研制,常州飞机厂研制人员在1997年9月就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751地效飞机&ldo;天鹅&rdo;,总长1904,宽1340,高520,最大起飞重量81t,载客20人,飞行速度0~130kh,采用3台航空hs6发动机,靠动力垫升上岸和下水,没有起落架。后来又开发了&ldo;望湖&rdo;号中型地效飞机100客座,35t级,飞行高度10,航行速度250公里小时。在2007年底又受命组织项目组,综合运用金龙电池、镁钠合金等各种先进技术,降低雷达、红外、声、光、电磁等物理信号特征,提高地效飞机的隐形能力、快速机动能力、突防能力,研制装备对空、对海、对地武器装备,能实施动中打击;具有停靠、倒退、垂直起降等多种功能,配备导弹后,可实施全方位快速攻击的大型地效飞机。
此时俄国提供了一架&ldo;奥兰&rdo;级地效飞机,他们既是为了得到一笔巨款,也是看到了金龙电池在这款飞机上的应用前景,希望合作改进这款突击武器。电动螺旋桨对这款飞机的改进就如同对直升机的决定性改进,任何人都可以想见,&ldo;奥兰&rdo;级地效飞机飞行时,那10台涡轴发动机的惊人巨响,在海面上那是可以传很远的。我军的研制人员要从小型地效飞机一下子跳跃到大型机难度是极大的,这决不是把图纸放大一下能奏效的。好在有前些年的技术储备,又得到聘请来的俄国专家的指导,而金龙电池和镁钠合金起的作用如同在电动直升机上那样突出,令俄国专家也惊叹不已。
去年中项目组就拿出了我国的第一款大型地效飞机&ldo;昆鹏&rdo;号,它绝对不是&ldo;奥兰&rdo;级的翻版,由于采用镁钠合金的全焊接结构,强度提高、自重减轻,耐腐蚀性极强,而且没有铝合金的金属疲劳问题。底板也得到了加强,可以搭载1辆08式主战坦克或勒克莱尔坦克,再加300名战士。8台电动螺旋桨发动机采用柔性减噪音导管,噪音大幅度降低,而且基本上没有红外特征。速度550公里小时,巡航高度10米,航程则提高到4500公里。自卫武器除了热焰弹、舷外干扰机和箔条弹等被动防御装置,还有2座双37近防炮和2座四联装&ldo;海红旗-7&rdo;发射架。一般的反舰导弹无法对付如此高速的目标,而空空导弹又难以在如此低空发挥作用,所以它有很高的生存能力。到3月中旬能有4架&ldo;昆鹏&rdo;级服役。
此时&ldo;望湖&rdo;级的改造项目组也传来喜讯,改造后的&ldo;望湖-ii&rdo;已定型投入批产。它能搭载1辆&ldo;电甲虫&rdo;步兵战车,再加60名战士,时速280公里,巡航高度10米,最大航程2400公里;配备1座双37近防炮。预计到3月中能生产20架&ldo;望湖-ii&rdo;地效飞机。
它们除了用于登陆、机降、运输补给,还可用于反舰作战、反潜作战、扫雷布雷、侦察巡逻。
两栖登陆战的另一款利器当推军用气垫船,主要是全垫升气垫船,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1代气垫船的特点是全铝结构;第2代气垫船以铝与复合材料混合型的;第3代气垫船以英国abs气垫船公司的-10气垫船为代表,船体采用先进的凯夫拉(kevlar)增强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为玻璃钢夹心结构,驱动推进器的轴是由纯碳纤维制成。军用气垫船按装载量大小,又可分为小型(1~8t)、中型(10~50t)和重型气垫船(60t以上)三种。军用气垫船在军事上的主要用途是冲滩登陆和后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