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从沙河东面又杀过一队人马,杨一清一看要坏事,可是刘增高兴起来了。原来这伙人是刘增联络的河北好汉刘六刘七二兄弟。他们本来是与刘增说好在京城会合的,走到沙河正巧遇到这场撕杀,他们带有三百多人,从东边往明军队伍里一冲,加上刘增从中间往外杀,二三百明军就死的死,伤的伤,剩下十几个人狼狈而逃。
刘增与刘六、刘七二兄弟合在一处,带他俩来见杨一清。
&ldo;两位英雄,这是明兵部司马杨一清先生,现遭江彬等奸人陷害,被解职回乡 。&rdo;刘增给他俩介绍。
&ldo;老先生受惊了 。&rdo;
&ldo;多谢二位好汉相救 。&rdo;
大家见过礼后,又在一起说了几句,杨一清还是不肯落寇,大家只好挥泪洒别。杨一清继续南下回镇江,刘增与刘六刘七二兄弟带着人分头进了北京城。
他们约定,在良乡集合。好在沙河离良乡不远,半天就到了。这里是他们发展基地,各村都有义军,专等一声号令,就可集中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刘增来到良乡赵家庄住下,与刘六刘七二兄弟人仔细商量了进京的计划。原来明朝在每年十二月初一都要在天坛杀畜祭祖,他们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在天坛伏击武宗,四下已联络了上千名义军。
刘增与众英雄见过面以后,他说了自己的打算 :&ldo;我们不妨先进城摸一下情况,一是了解武宗祭天的具体时间,二是熟悉一下具体环境。三是最好在南郊天坛附近村子里建立关系,你们一千多名弟兄能悄悄隐藏起来&rdo;。
刘六说 :&ldo;刘兄说得有理,正好我有个老乡叫张福,在宫中当太监,负责洒扫之事。听别人说,他早就对明朝不满 。&rdo;
&ldo;太好了 。&rdo;刘增又对刘六说 :&ldo;刘大哥这事就这么定了吧!咱们进京闹他个天翻地复 。&rdo;
刘六问刘七 :&ldo;你看怎么样?&rdo;
&ldo;这事成 。&rdo;刘七是寡言的人,但他人很仗义,功夫又高,许多事他都听六哥的。
说起这刘家兄弟够惨的,他们的爹妈也挺有意思,生下他们就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这可能是庄稼人不认识字的缘故。
明朝武宗时横征暴敛,强占民田,仅在河北就抢占民田多倾,建皇庄多处。为了修建皇庄,强拆民房、强挖民坟,还要强拉民夫,强摊差税,那真是:郡县烦疲,人民愁苦。整天道上闻号哭之声。搬木运石。起初只点精壮劳力为夫,到后来人手不够,连妇女、儿童、老人都点到工地为夫。一处皇庄修建下来,死尸填街,哭声不绝。刘家五个弟兄都死于修建皇庄劳役之中,刘六和刘七只因在边关为兵,才免于死。
当时在河北流传这样的话:
土木伤民命,明家伤更多。
死尸填作路,流血漾成河。
哭声时遍野,怒气可冲天。
试问宫成后,君王辇几过。
明王朝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刘六、刘七从军归来,看到五个哥哥死于筑皇庄之中,联络八方农民,准备向明王朝再次发动进攻。
这天,刘增和刘家兄弟十几个人装成商人混进北京城。在城南永定河边有赵记饭馆,又称&ldo;醉八仙&rdo;,是有名的老字号酒店。这个酒店的店主也是赵家庄人,因此成了刘六他们的秘密联络点。他们走进&ldo;醉八仙&rdo;,被伙计让进里屋,刘六见了店主忙介绍说 :&ldo;这位是刘公子,是大明前兵部司马的公子。&rdo;
&ldo;久仰,久仰 。&rdo;店主起身欢迎。
&ldo;有劳你了 !&rdo;刘增也还礼。他看了一下这个店,的确不凡,高楼大房,面临正街,是个做生意的地方。
店主心里不明白,象兵部司马的公子怎么能与刘六搅在一起。他又不好问,心想这年头,他不也背明了吗。本来象他这种生意人是不愿讨问国家大事的,可是他家乡的田地硬是被恶官抢占,还把他的几个侄女儿抢入宫中,现在连兵部司马的公子都反明,他更坚定了。他拿起酒杯,小声说 :&ldo;祝各位英雄一路顺风。大家尽可放心,就把老夫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rdo;
刘六说 :&ldo;我们暂时只能在你这里住下了 。&rdo;
&ldo;好的,好的&rdo;店主出房门去叫人打扫房间。
刘六又说 :&ldo;刘增兄不便在京城出头露面,你守在这里,我带几个弟兄去皇城找张福问情况 。&rdo;
刘增忙说 :&ldo;不用,这个关键时刻我怎么能不出面呢?再说我对宫中较熟,还是咱们一起去,来他个夜闯深宫 。&rdo;
刘七一拍刘增的肩膀 :&ldo;痛快 !&rdo;
三人安排好剩下十来个人的住处,让他们去南郊摸一下路和地形。安排好之后,他们三人来到皇城根,这里是进入皇城的第一道关。
&ldo;站住,干什么的?&rdo;
&ldo;噢,是李监头 !&rdo;因为刘增过去常出入皇城,认识这位李监头。这个李监头也是个太监,是掌管进出皇城大门的太监。
刘增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递给李监说 :&ldo;烦李头传一下张福张公公 。&rdo;
&ldo;有事吗?&rdo;
&ldo;家乡的几个老乡送点土特产,另有一个案子想走走关系。麻烦这位公公爷通报一下 。&rdo;刘六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