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呢?”
“为了投机取巧,能提出来这样的科研模式,不觉得可笑吗?”
“从长远角度上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一次饮鸩止渴的行为。”
“转化医学其实并非是陈恭提出来的,早些年,我们早就开始尝试了。”
“转化医学,并不新颖。”
“根本称不上如此大规模的传播或者渲染。”
“科研不是宣传,不是网红,是要沉下心,屏住气,迈着步子往前走!”
“我觉得,我们的主流医学科研思维是不能被动摇的。”
“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中国医学已经和世界差距很近了。”
“我们努努力,必定要站在世界之巅。”
“中华民族的老百姓,不能懈怠,不能摒弃我们的优良传统。”
……
孙广增的这一番话,慷慨激昂。
直接让很多不明是否的人,对转化医学多了几分厌倦。
医学论坛上,陈恭的名字,自然是争议不断!
孙广增毕竟是前辈,所以……很多人并没有站出来反对。
可是……
孙广增似乎意识到了“流量密码”。
这几天,他开始琢磨起来陈恭的科研工作。
毕竟,这段时间本来很多人在研究陈恭。
而这段时间,本身陈恭也遇到了困难。
那就是……资金告急了。
他和杨广业齐欢负责的“三羧基循环和动脉粥样硬化”课题,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研究之后。
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因为陈恭对于数据要求严苛,对于分子标志物更是严谨无比。
再加上指标的繁多。
几百万的经费看起来多,其实……根本不经花。
400万的科研经费,显然已经有点不够用了。
不得不说,科研是真的烧钱。
但是……
这也让陈恭更加觉得“转化医学”势在必行。
试想一下,国家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陈恭不是不让尖端科学发展。
而是希望不要浪费金钱给那些半吊子水平的二线专家手里,进行超一线的研究。
太过于盲目!
每年国家要浪费多少经费?
偏偏那些研究,动辄过亿。
这些研究,完全可以转化为很多贴合临床的有效研究。
看着网上的评论,以及关于自己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