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带黎杰去了一家她常去的咖啡屋,这里的气氛很温馨,他们选了个比较安静的角落坐下来,然后点了两杯咖啡。
两人好长时间没有说话,好像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张娟打破了沉静:&ldo;黎杰,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也知道你现在的处境,但是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rdo;
黎杰反问:&ldo;那么你认为什么事才是值得干的事呢?&rdo;
张娟说:&ldo;我不是这个意思,参军当然是有意义的事,但是你现在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到了部队,所有的事都与你的学业无关,你又不可能长期呆在部队成为职业军人,等你回来,一切又得从头开始,你这三年不是白白浪费了吗?&rdo;
黎杰说:&ldo;我现在放弃就是为了将来不放弃,你知道吗?&rdo;
张娟说:&ldo;对不起,我没有听懂你的意思。&rdo;
黎杰道:&ldo;部队是个什么地方,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是最能锤炼人的地方,你见过铁匠打铁吗?一块棱角峥嵘,毫无用处的废铁,经过铁匠的锤打和淬火之后,就成了一件有用的工具,部队就象铁匠的工棚。&rdo;
他顿了顿,接着说:&ldo;我的家庭条件其实很好,我也不用操心自己将来的工作,我上大学也可以是来走走过场,我以前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现在才感觉到了自己不仅脆弱,而且根本找不到自己生活的目标,我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事业,什么才是自己的成就,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这一点陈锋给我启发很大,他们那些人虽然长期生活在生死线上,但是,他们过得很充实,有时候痛苦也是一种幸福,一个人怕只怕无欲无求,生活极端空虚。&rdo;
张娟笑了笑说:&ldo;以前我倒没想到你是在玩王子变蛤蟆的游戏呢。你说得倒有道理,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真可谓是理想巨大,目标巨大,然而当他们真正地走向社会后,却遭受不得一点的挫折。现在既然你是这种想法,想去部队磨练磨练,你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不过我还得提醒你,部队的日子,尤其是新兵训练的日子并不好过的,希望你能坚持下来。&rdo;
黎杰点了点头,说:&ldo;我会的。&rdo;
接下来,黎杰又将阿满村里的事告诉了张娟,考虑到自己在部队后的不方便,他就将这件事委托给了张娟。又给王支书打了电话,让他以后有什么事就找张娟。张娟欣然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黎杰将寝室里的东西都托付给程平处理后,就去区武装部报到。程平和几个同学以及张娟都去送他。在武装部,黎杰领了冬季作训服、被褥、挎包、水壶等穿戴上,同时领了一个打好的背包背上,胸前挂上大红花,就算装备上了。
上午9点所有新兵集合,总共是一百来人。接兵干部作了简短的训话,就带大家去火车站与全市的其他新兵会合。这时前来送行的人群中响起了哭声,而一支老年腰鼓队却兴高采烈地打起了腰鼓,为这些新兵送行,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黎杰的心里很平静,没有过多的激动,但他看到张娟和几个同学的眼睛都红了。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和大家拥抱了一下,挥了下手,就走进了有点凌乱的队伍。
接兵干部和武装部人员挡住了送行的人群,并告诉大家为了不影响新兵的情绪,不要再去火车站,送行的人群才逐渐平静下来。
看着黎杰渐渐远去的背影,张娟喃喃地对程平说:&ldo;他走了,他走了,希望他这一去能脱胎换骨,希望他一切都好。&rdo;
程平没有说话,只是咬着嘴唇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十一章初到部队
更新时间2008-6-216:09:02字数:3941
军列拉着大家一直向西。
两个小时后,因为离别而充满悲戚的车厢逐渐平静,继而又开始热闹起来,大家都是年轻人,刚才的悲伤只是被送行的亲人所感染,现在时间、空间一换,大家又恢复了年轻的本性。
很多人以前在家很烦父母过分严格的看管,现在出来当兵了,就有种虎出牢笼的感觉。大家现在更加关注的是自己所去部队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各种猜测。
黎杰从一上车起,就几乎没有吭声。他微闭双眼,似睡非睡的,甚至懒得看看窗外的风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周围人一看他这样,就没人搭理他。
黎杰的内心并不平静,他在竭力整理着自己的思路,试图找出未来一段生活的主线,但是越想心里越乱,各种纷繁复杂的想法不停地涌上他的心头,让他时而痛苦,时而甜蜜。
周围的人们开始扎堆,他们要么在一起聊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要么在一起玩牌或分享一些从家里带来的特产零食。
接兵干部看到大家情绪稳定,也就懒得管大家,只要大家不走出自己所在的车厢,就没有关系,毕竟大家刚刚离开家乡,能维持这样的局面就已经不错了。
黎杰吃了一碗方便面,就独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百无聊赖地掏出了自己的手机。
自觉不自觉地,他翻出了王丽以往的电话号码。
一丝揪心的痛涌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按下了拨打键。
短暂的沉默后,里面传出了语音提示:&ldo;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