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同一家报馆之下的报纸内斗太过于惨烈,这种连载到一半换报纸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如果这种事情可以做,那就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比较强势的报纸总是将弱势报纸的好内容拿到自己这边,结果就是弱势一些的报纸失去供血,最终走向消亡。
然而更荒谬的是报馆竟然真的考虑要不要答应下来,最终还是连翘这位作者的意见一锤定音——她比较喜欢在日报上面连载。
现在对于‘乔琏’,嘉定第一报馆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宦海》拿的是嘉定城到顶的价码,千字一两五钱银子。在哪张报纸连载这种事,她的意见当然是最有用的。
第45章
“连翘,你过来一下!”
安娜放下自己随身的布包就被早她很久上班的刘盈盈叫了过去,刘盈盈把她拉到角落低声:“今早有人找你。”
随着《宦海》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作者的名气当然也是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人,他们早早以读书为业,然而终了年事渐长却始终一事无成。这些人看到《宦海》上面让人茅塞顿开的内容不免感叹:奈何不早看此书!
这些人中有很多根本等不及后面内容出来,在他们眼里,乔琏一定是一个非常懂得科举的人。要么是一辈子泡在这里面的前辈,要么就是家里世代书香,是这方面的专家。
专心于科举的人对科举的狂热是旁人难以想象的,遇到这种事别的人一般会忍耐。他们不同,他们等不及连载了就选择上门——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他们当然不知道‘乔琏’在哪里,但是他们知道报馆在哪里啊!于是自费到了嘉定第一报馆,就是为了询问乔琏现实生活中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好在《宦海》现在的影响力还局限在苏州,他们来嘉定倒不难。
在这些读书人的脑子里就没有想过报馆会拒绝告知。这个时候一般有狂热读者想要拜访作者,无论是报馆这种机构还是作者本人,其实都是比较欢迎的。至于背后的隐患,在这个时代,疯狂粉丝还没有成为一种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影响很小。
然而现实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因为连翘在保护真实身份这件事上的谨慎,报馆为了不得罪她,当然不会将她的身份公布出去——其实这个秘密能够被保守,也得益于一开始连翘就没有让人知道的意思,不然就算主编、刘盈盈他们不说,也难保报馆里哪个临时工不会为了一点好处说出去。
这些人上门拜访‘乔琏’不成当然会非常失望,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并不愤怒。往往是等个一两天,发现真的不成,然后就离开了。
要知道一般的读者要是对小说剧情有个什么不满都是会情绪激动地骂人的,而人家这回是实打实跑了大老远过来,结果什么都没有让人回去,轮到谁身上谁能高兴。本来报馆还以为会面对很大的压力,没想到竟然这么轻松就过关了。
大觉不可思议。
然而,这些来访者的心态非常好揣摩。
首先,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讲究一个文雅体面,不可能如同市井人一样动不动就闹起来。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这种拒绝不见读者的事情发生在别的作者身上会让读者不爽,发生在《宦海》的作者乔琏身上,忽然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了。
之前《海上归来记》就让外界对‘乔琏’有了各种奇妙的猜想,其中最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就说乔琏恐怕是某个豪门大户的年轻公子——这种说法最有市场并不是因为没有其他说法能够相抗衡,更多是因为这种说法更得一些妙龄女子的人心。
自古佳人爱才子,她们想要把偶像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有什么错?
没毛病。
然而除开豪门大户贵公子的人设,‘乔琏’身上其他的猜测也是往高大上那边去的。实在是连翘对于富贵生活和炫富这一命题诠释的太过成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富贵红尘里的人,实在写不出那样的文字。
于是关于‘乔琏’出身富贵门庭的传闻就甚嚣尘上,虽然没有官方认证过,读者却是默认了的。
现在《宦海》一出,人设不免有些改变。因为从《宦海》的开头来看,这必然是一个很熟悉小民特性,并且了解乡村生活的人。
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小说涉及到‘乡里人’以及一些乡里人生活的片段的不少——就算是描写贵族家庭生活的《红楼梦》还有一个刘姥姥呢。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就算过了,真正像《宦海》写的这样生活,这样家常,那是没有的。
所以大家判定乔琏至少是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不可能只是道听途说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宦海》里面关于科举全都是扎扎实实的真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硬核的过分。如果是一个不了解科举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或者厉害一点说,绝大多数经历过科举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些内容。
“金石之言,金石之言!说来可笑,我们平日读了多少微言大义,看了多少程文集子,临到终了这些书竟没有一小说本子将科举学习之道讲的通透起来!”他们是这样说的。
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位名叫‘乔琏’的作者必须是经过科举的,而且还是科举里成功的那一小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