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大明首辅张居正免费观看 > 第513章(第1页)

第513章(第1页)

&ldo;我且自统骑兵一万居中。&rdo;杨照&ldo;砰&rdo;的一声,将拳头砸在案上,&ldo;明日寅时出关,疾驰一日,后日乘夜突袭图门大军,务求全胜,以为新皇登基贺礼。&rdo;

&ldo;嘟……呜……嘟……呜……。&rdo;

承天门上,一阵凌厉的号角声,打破了紫禁城中地一片平静。

紧接着,北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也远远的响起了号角声互为呼应。

&ldo;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do;皇极殿前,内阁首辅徐阶一声高呼,屈下身去。余下殿前文武百官,尽皆拜倒。

&ldo;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do;这一句话原本是秦始皇赢政统一天下之后,命丞相李斯以和氏璧所制的传国玉玺上的字样。

至明一代,传国玉玺早就不知所踪,可是玉玺上所刻的话语,却真正成为天子皇权的象征。

&ldo;恭请吾皇登位。&rdo;徐阶又是一声高呼,也伏倒地上。

御道上,隆庆帝身着锦绣龙袍,坐着乘舆在数十&ldo;大汉武士&rdo;和内侍的拥护下,至阶前拾阶而上,直入皇极殿。行到御座边,回身略扫一眼,才端身坐下。

即刻间,殿前钟鼓大作。

&ldo;吾皇万岁……&rdo;文武百官并殿前左右禁军齐声高呼,如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

一时间,巍峨的紫禁城城墙,仿佛也在这一阵山呼声中微微颤抖。伏在地上,萧墨轩分明可以感觉手下的地面也在抖动着。

冯保和孟冲两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奉着一封黄卷穿过大殿,行到徐阶身前,缓缓拉开。

&ldo;圣谕。&rdo;徐阶站起身来,高声唱道。

&ldo;万岁……&rdo;文武百官,刚有些抬起了头来的,立刻又伏了下来。

&ldo;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黎,彝伦修叙。朕既登大宝,自当效太上之泽被天下……太上常言,治天下,非一人之力;德天下,非一人之功。朕既受太上教诲,常怀也……朝中百官,文武诸臣,齐心用力,朕既不敢称明君,却望诸君留贤臣之名也。去猜忌,取能臣,朕之责却握于诸君手也……&rdo;

隆庆初诏,数百年后,当后人回首回顾这位被称为贤明圣君地帝王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这个皇帝其实几乎什么也没做。一点没错,几乎啥也没做过,或者说,什么大事儿都没有亲自去做过。

而厚厚一本《穆宗录》,翻阅其中,更是可以发现,这位皇帝几乎把一辈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ldo;和稀泥&rdo;这份伟大而又富有前途的事业中去了。

大智若愚,兴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位皇帝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一份&ldo;隆庆初诏&rdo;,与历代帝王登基时对王朝和诸位先帝的歌功颂德的内容相比,更是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综观隆庆帝的一生,他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

也正是因为这份诏书的与众不同,后人多有猜疑,疑为萧公所代,但实际上,确实是穆宗亲书。

&ldo;陛下初朝,有事陈奏,无事礼毕。&rdo;徐阶等宣诏完毕,挺了挺腰板,又高声喝道。

新皇登基,虽然向来都有这么一出,可是实际上几乎从来没有人会在这样的场合直接上奏疏。这么折腾一下,也无非是想显示一下皇帝的勤政罢了。

徐阶徐阁老,甚至已经做好了领着文武百官恭送新皇退朝地准备。

&ldo;臣有本上奏。&rdo;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徐阶话音刚落,便听见大殿里一声高呼。徐阶诧异的抬眼望去,却见高拱轻挽袖子,走出列中。

这货想搅局?徐阶顿时有些乱了阵脚。自己做的事情,徐阶自个又岂能不知道,看见高拱走到殿中,徐阶地心里立刻泛起一丝不安的预感。

&ldo;高大人只把奏疏交于冯公公呈交皇上便是。&rdo;徐阶压下心里的不悦。

&ldo;圣上初朝,岂是会懈怠政事。&rdo;高拱不屑地看了徐阶一眼,立刻又把目光转向了隆庆帝身上。

&ldo;高卿所言有理,只官呈上来便是。&rdo;隆庆帝原本觉有些意外,可是转念一想,其实也并无不可。

第六卷第三十五章左右为难

微臣今日所奏之事,并非朝政而是内务。&rdo;内阁大时候,有奏事而不跪拜之权。高拱昂着脖子,声音也显得格外的大。

&ldo;高大人,今日圣上初朝,若不是天大的事儿,又岂是要当下言明。&rdo;徐阶心里猛得一抽,&ldo;今日一番大典,也是圣体疲惫,正当入后殿养心,岂是能再添烦乱。&rdo;

&ldo;微臣所担心的,正是圣体安康。&rdo;高拱理直气壮,寸步不让。

&ldo;哎。&rdo;隆庆帝左手微扬,止住了仍要开口说话的徐阶,&ldo;朝堂之上,本当是畅所欲言,徐卿且听高卿一说又何妨。&rdo;

&ldo;臣聆听圣意。&rdo;徐阶见隆庆帝开了口,也不好多说,只是退到左边的上首。

&ldo;臣高拱启奏圣上。&rdo;高拱嘴角微翘,泛起一丝笑来,&ldo;太上皇隐退万寿宫,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亦随之照料左右,眼下宫内上万内侍,却是无人管辖。臣呈请圣上,早早选定人选,以安内府。&rdo;

&ldo;这……&rdo;隆庆帝嘴巴张了几下。自个是几天前才进宫的,从前在裕王府的时候,都只是李芳一个侍奉左右,可眼下进了宫,李芳倒是显得资历浅了,若是进司礼监做个秉笔太监自然是没问题,可若要做掌印太监,却太过勉强,况且李芳对宫中事务也算不得熟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