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诺贝尔的说法,他已经发现了一种安全生产的方式,要比詹胖子他们现在操作的这种,将甘油加入硫酸和硝酸,慢慢搅拌的方法安全很多,也快很多。
和诺贝尔讨论了一些技术问题,叶枫发现自己没有太好的办法,就先离开了,他打算安排好瑞典这边的事情,然后再来看看能不能帮诺贝尔将硝化甘油炸药,安全地生产出来。
厂区在另外一个方向,建在奥斯塔湾边上,这里集中了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工厂、机器厂、赛璐珞工厂和缝机厂,以及一座新建的三层实验楼,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工业区。
对工厂的事情,叶枫没有过多干预,诺贝尔做得很好,比自己在法国做的要好,管理和严苛。
老汉斯管理阿迪达斯,老诺贝尔管理机器厂,卡罗莱娜母亲家族的亲戚和蒂莫埃尼掌握着缝机厂,诺贝尔亲自管理赛璐珞工厂,还有利德贝克的火柴厂,以及固特异设在哥德堡的橡胶工厂。
叶枫邀请小西门子和自己一起参观了这些工厂,参观过程中,小西门子赞不绝口:&ldo;你们诺贝尔公司太有创造力了。&rdo;
叶枫这次请小西门子一同前来瑞典,本想修造电报线的,现在这个计划失败了,叶枫也不能让小西门子白来一趟,就提议由两家公司合作生产新式的自动发报机。
虽然还没有见到发报机的样子,但恐怖的效率却小西门子印象深刻,他当然同意。
在合作上面,叶枫希望和西门子公司共享技术,互相授权,西门子公司可以使用诺贝尔公司自动发报机的技术,叶枫也希望了解西门子公司在电报线方面的技术。
因为技术共享涉及的东西太多,小西门子不能马上做出决定,还要回去问他的大哥。
但他认为,至少从目前来说,电报线技术不是独家的,而自动电报机却是独一无二的。
双方仅仅是交换技术,诺贝尔公司在电报电缆市场上,肯定还不能对西门子公司构成威胁,基本答应了合作要求。
和搞定小西门子的同时,叶枫也接管了实验楼,成立了新的诺贝尔研究中心。
诺贝尔和叶枫的想法类似,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建的实验楼原本只有两个实验室,一个研究赛璐珞,一个研究人造丝,研究的都是硝化纤维,但方向不一样。
叶枫将这两个实验室更名为诺贝尔塑料研究室、诺贝尔化学纤维研究室,并以法国过来的人为基础,组建三个新的实验室:电学研究室、通讯研究室、印刷研究室,并确定了各自的研究任务。
通讯研究室的王文达发了疯似的,在研究阴阳电报代码,他的任务是研究一种只有阴和阳两种符号,而不是莫尔斯密码加上间隔,实际有四种符号的&ldo;不纯粹电码&rdo;。
电学研究室的普朗泰研究电池,眼镜研究发电机;不过,他们现在的工作,却是暂时加入通讯研究室,进一步完善自动发报机,以及相应的收报系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明眼前最紧迫的是尽快推出自动发报机,叶枫却将他的工作重心,暂时放到了印刷研究室。
第四集电的革命160自动凿孔机
枫现在考虑的是自动发报系统中的凿孔,凿孔可以采特他们在船上时采用的,用模板、金属针刺地办法,速度显然也不慢。
但这种方法,先要将电文翻译成莫尔斯电码,然后才能去凿孔,实际过程,和手动拍发相比,也就是少了拍发的人工,却多了凿孔。
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培训熟练的拍发员,因为,凿孔每个人都会。
这样一来,叶枫能用来赚钱的,也就只有拍发机。
他还想多做一台凿孔机,将电文翻译和凿孔两个过程统合起来,就连译码的培训也能省去,认识字母的热都能干。
不需要翻译的凿孔机,听上去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现成的样板也有,就是打字机。
打字机按下按键,打出来的是字,凿孔机无非就是按下按键,凿出孔,甚至凿孔机还要简单一些,因为电文是不分大小写的,凿孔也不需要油墨。
机械式打字机,叶枫以前在巴里摩尔的电影《神秘群岛》中见过,一台很小的机器,看到样子,基本就能想到原理。
叶枫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一说,阿尔伯特摊了摊手:他做不来!这种设计机械结构的事情,应该找钟表匠。
叶枫想了想,手底下的产业,还真没有涉及精密工业,看来要让人去瑞士找些钟表匠回来。
凿孔机显然不属于精密机械,要求的标准不会比自来水笔更高,机械结构更没有机床复杂,现在就可以做。
机械方面的专家,老诺贝尔就是,他曾经发明了好几种车床,机器厂也能找到相关的人才。
晚上吃饭的时候,叶枫将自己的想法和老诺贝尔说了说,没想到他完全不感兴趣。
&ldo;什么凿孔机?什么电报?我现在连机器厂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要研究硝化甘油,没空。&rdo;
&ldo;但是,电报这个市场很大。&rdo;叶枫试着给老诺贝尔解释:&ldo;英国很多城市都通了电报,他们还要铺设三千多公里长的大西洋电缆,以后全世界的国家都要通电报,有电报的地方,就需要这样的凿孔机,很赚钱的。&rdo;
&ldo;赚钱?&rdo;老诺贝尔不屑一顾:&ldo;我们的钱赚得已经很多了,我没兴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