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大发明家黑默丁格 > 第467章(第1页)

第467章(第1页)

华夏基金会一直都在清理相关的资产,但是从开始转让到最后全部清理完成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候,到一八六一年底的时候,这次产业转让才算尘埃落定(奇书网整理提供),步入发展的轨道。

华夏基金会的这次重组,同时也是华夏工业体系的重组,华夏基金会重组后旗下的产业形成诺贝尔华夏集团,叶枫持有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还有百分之二十为诺贝尔财团所有。

重组以后诺贝尔华夏集团还是一个实力强大,规模庞大的工业集团,但与此同时,华夏也真正拥有了一大批近代工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最基础的矿场、炼油、冶金,也包括最先进的电气、电信、造船,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些产业从诺贝尔基金会剥离以后,大部分是被个人所有,官方也选择性的在重要行业选择代表企业进行控股,而军工、电报仍然保持国有。

这样一来,事实上华夏的工业体系形成了诺贝尔华夏、官营和私营三大部分,基本上每个系统都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叶枫希望通过模式,可以让华夏的发展停留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诺贝尔华夏差不多相当于他个人的公司,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华夏,引导华夏的技术发展。

官营企业的存在在目前还是必要的,这是为了保障官方的需要,比如军方需要的军工产业,而且还要从方向上引导、影响私人企业。

私人企业始终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也是最庞大的部分,所以叶枫觉得应该鼓励发展,但是他们也有局限,特别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商人眼界和技术认识远远不够,这就是诺贝尔华夏和官营企业存在的理由。

不过正和叶枫所想的那样,整合以后,为工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本,绝大部分投资者在买下工矿产业以后,都要进行新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毕竟现在的国内市场还是卖方的。

整合后的私营企业爆发出更强大的活力,扩大生产、控制成本、开辟市场,初期的成功刺激他们追求更大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又刺激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可以说一八六一发生的这次产业整合,是华夏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这次整合完成以后,华夏的近现代工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进程,唯一遗憾的是这种发展还局限在东南沿海。

叶枫当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在完成产业整合以后,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将新政扩大到更多的地方上去。

第六集中国攻略304科学化

&ldo;今年蚕学院的优质蚕种从春天开始就在浙江各府县全面推广,由于去年蚕种试用的效果很不错,所以今年接受的人更多,基本上主要的桑蚕产地都开始选用,蚕种的供应颇有些紧张,好在已经有不少蚕农学到我们的蚕种选育方法,陆续有新的种站建成,预计到明年春天的时候,蚕种的供应会更宽裕,各地也能逐渐普及饲育优良蚕种。&rdo;陈启的蚕学院如今已经成为华夏农学院的一部分,陈启作为农学院的院长,还承担着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的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始终是头等大事,何况这个时代不仅吃的粮食要靠农业生产,穿的衣服也要靠农业。

生丝是华夏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在禁绝鸦片的同时,虽然每年都要从欧美进口大量的工业品,依靠生丝的出口,华夏还能保持进出口的平衡,叶枫希望通过提高蚕茧产量、实行缫丝、丝织本地化,来进一步提高华夏丝织业的规模和水平,毕竟其它工矿行业还只是刚刚起步,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能力,都和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不是从诺贝尔研究中心拿来最先进的技术就能解决的,工艺、管理甚至是熟练的产业工人都需要通过发展来积累。

丝织作为传统的优势产业,虽然近十几年逐步沦为蚕茧、生丝这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国,但产业基础还在,通过引进新的丝织机械和技术。提高蚕的养殖水平,或许可以较快地形成一个优势产业。

&ldo;嗯,这样做很好,蚕学院地定位就应该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者,而不是卖蚕种的,既然现在优良蚕种逐渐被接受,那你们可以找些有意向的投资者,多办些育种站,还有大型育种场,引导他们自己也来研究、提升技术。让大家都意识到提高技术就能多赚钱,那些生丝商人都有钱得很,可以专门搞个大型的招商说明会,让他们来投资,去向蚕农推广,他们收购蚕茧生丝,和地方上蚕农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说不定比你们去做效率更好,&rdo;叶枫想了想说道。

以前是因为这种育种方式刚刚引进。大家都不相信,所以只能让蚕学院自己来搞,如今既然效果出来了,就要想别的办法,通过商业的手段来推广。

陈启原本也是读书人。不过他进入华夏的系统一年多,对叶枫赤裸裸地谈赚钱也习以为常,当然让他自己去想,眼界上自然比不及叶枫这个后世来的人,有地时候想不到这些方面。

听了叶枫的主意,陈启笑了笑道:&ldo;大人的想法果然,本来还在犯愁距离年底还有几个月,要留种就在这几个月了。蚕学院就算全部力量都拿出来。毕竟能育的蚕种也有限,如果能尽快召开这样一个招商会,在今年就扶持几个大的育种场的话,明年一定会有更多优质蚕种的。&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