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同一时间。
皇城千步廊两侧,吏部衙门的班房之中,新任吏部尚书王琼沉默的坐在班椅上,听着耳畔响起的悠扬钟音,眉头始终都是紧皱着。
他岂能不知道月前陛下以中旨形式将自己擢升为吏部尚书之苦心。
只可惜,他有心无力。
吏部虽是天官,但他任期时限太短,根本无法积蓄与内阁对抗的政治资本。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王琼长叹一口气。
他心中很清楚,一旦正德帝驾崩,自己的噩运也就即将到来,那位杨首辅绝对不会放过自己,重则将自己斩首抄家,轻则也是充军流放。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终究是躲不过。”
‘若是有阳明那般豁达,也不会这般忧虑了。’
苦笑一番。
随后王琼站起身来,毅然走出了他的班房。
集中于千步廊两侧的六部九卿,在钟音敲响的那一刻,于惊讶之余,心中都是升起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皇帝铁定是快不行了,这是要召集群臣开个告别大会。
怀着极为‘沉重’的心情,这些朝臣走出了各自的班房,或是独行,或是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的议论着,朝着午门走去。
直到午门之前,这帮人都是不约而同,整齐划一的换上了悲恸表情,如同是吊丧鬼附身。
有甚者,更是直接在午门外放声痛哭了起来。
论演技,演员这个行业得徘第二,当官的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都别嚎了。”
梁褚身为内阁次辅,被这般嚎的生烦,忍不住喝了一声。
“杨公。”
“杨公来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着声音响起。
梁褚和蒋冕,以及今日本来休沐的毛纪都是闻声望去,也包括人群中,眼神冰冷的王琼。
只见午门七八丈外,两人一前一后,在一堆官员的簇拥下走来。
前面的这位虽显老态,但脚步却是沉稳如飞,一眼望去,整个人身上都透着一股尊高之意,这是常年居于巅峰之人才能够养成的独特气质。
这老头,便是当朝内阁首辅、谨身殿大学士杨廷和,杨先生。
在他后侧紧跟着的,是一位意气风华、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这是杨廷和的长子,本已告病辞官,素有神童之名的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便是出自杨慎手笔。
当然,这货文采虽然冠绝当世,流传千古,于后世留下了诸多佳作。
但是这眼光属实是不大对劲,在老爹杨廷和退休之后,这货竟然带着人去跟嘉靖神仙硬刚,他真把嘉靖当成正德了?
朱厚熜可不是朱厚照,二话不说,直接把这货给发配充了军。
嘉靖:你爹都玩不赢本帝君,你跳个锤子。
充军之后,嘉靖还时不时问一问杨慎的近况。
得亏这会的锦衣卫不是永乐年的纪纲,得亏靠着老爹的人脉关系,庙堂之上在嘉靖神仙面前说杨慎过的老惨,下面的官吏又给杨慎打掩护。
不然这杨慎,真怕是早死的连渣都不剩了。
“父亲,陛下看来是真不行了。”
“若是陛下在朝会上临时对您发难,那该如何?”
“您这段时间锋芒太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