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在醉仙楼中所提的问题。
从唐德宗李适这里,李二能够得知唐朝宦官为何能够得到废立天子的权限,原因在于李适赋予了宦官成体系的执掌禁军兵权。
这大唐的权宦掌权和大明的权宦乱政截然不同,大明的权宦再牛逼,文人再怎么喷,那也只是皇帝养在身边的狗腿子,实实在在的家奴,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
而大唐的权宦,权力并非来自于皇帝,而是来自于制度架构,来自于兵权。
正如伟大的润曾言:那那啥里出政权。
说白了。
大明的权宦,就是皇帝养的狗,绝对的忠犬,有时候出了事的时候还可以杀狗平愤。
而大唐的权宦,则是皇帝身边的持枪且唯一持枪的恶仆,只要这恶仆哪天不高兴,随时都可以在主人头顶上撒尿,甚至一枪把主人给干掉,还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
德宗李适,就是给恶仆发枪的那一位,并且还贴心的为恶仆准备了受大唐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无限期持枪证。
“李诵?”
李二闻言,眉头皱起,身为太宗的他对这些后世子孙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陌生。
“嗯,唐顺宗李诵,唐朝唯一一位被宦官逼迫禅位的皇帝。”
稍显沉默片刻,季伯鹰又补充加了一句。
“也可以说是第一位被宦官所弑的天子。”
毕竟李二问的问题之中,就包含了第一个被宦官弑杀的大唐天子。
唐顺宗李诵,在禅位成为太上皇后的第五个月,突然毫无征兆的暴毙,宪宗对外是宣称病故,但实际上,综合多方史料来看,大概率是被宦官给弄死的,毕竟这帮宦官对顺宗李诵恨大发了。
当听到‘宦官所弑’四个字的刹那,李二眼眸戾色乍现,腰间别着小金瓜都已经忍不住要开启自动模式砸人了。
李二脸上的表情落在老朱眼里,让他感到无比熟悉。
他犹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次听到老朱家后世子孙干的那些荒唐事,也是和李二现在差不多表情,恨不得把这些不肖子孙一个个给回炉。
老规矩。
季伯鹰要先将唐顺宗李诵的生平事迹,大致给捋一遍,然后打包发给这帮唐家堡众,不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本末。
解答疑惑,主打一条龙服务。
纵观唐顺宗李诵,他的一生伴随着八个字: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他十八岁被册立为皇太子,年轻时也曾仗剑纵马,亲率大军抵御叛军,为父亲李适断后,奉天之战更是披甲上阵,身先士卒,与叛军血战四十余天。
当然,后期被他爹李适搞抑郁了又是另一回事。
李诵登基之初,启用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要削平藩镇、废黜权宦,收归禁军兵权,重塑大唐天下一统,只可惜他用的这批人都是怀着空想理想主义的文人,步子迈得太大,干活不切实际。
作为大唐做太子时间最久的皇帝,李诵提心吊胆的做了26年太子,把人都给干抑郁了,最后结果只是做了186天皇帝,甚至连个年夜饭都没吃上,不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历代帝王里由皇帝进入太上皇角色速度最快的。
而且在做太子期间,因为被父皇李适猜忌,本就怕说错话而获罪的李诵,在登基的前一年还中风了,彻底失去了语言能力,成为了哑巴,故而也有着‘哑巴天子’的外号。
同时,他也是驾崩后初次谥号字数的唐朝皇帝,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这也算是他儿子李纯对老父亲的一份愧疚吧。
而之所说他随遇而安,是因为他真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首先,他平静接受了自己爷爷,也就是代宗李豫的才人为妃子,完美实现了祖孙同乐;接着,他把自己的亲儿子送给了父亲李适做儿子,成功和自己的亲儿子从父子变成了兄弟。
无论是身为皇太子时的深藏不露,还是登基后的革除时弊,无论是面对父皇李适对舒王李谊的偏心,还是儿子李纯对自己的进逼,无论是宦官强求他选立储君,还是逼他退位,无论是位居九五,还是成为太上皇,他都是随遇而安,史书上几乎看不到他在这些事上曾有过怎样的抵抗。
可就是这么一个皇帝,最后的结局,却是折于宦官之手。
当然。
后世诸多猜测,李诵之死应该也有他儿子宪宗李纯的手笔,至少是默认,因为李纯登基后并没有对俱文珍、刘光琦等人秋后算账,反而是加官进爵,让这几人都是得以安然终老。
“狗东西!”
李二在大致了解了唐顺宗李诵的事迹之后,脚下更是用力,直接把已经死透了的俱文珍脑袋给踩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