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救活他,这孙子扭头就会来收拾明军,等于救活一条狼。
另一群人说,不救不行,毕竟明军跟韩林儿的宋军是连同一气,唇亡齿寒。
有宋军在北边挡着,情况还好点,万一他们落败,北元的大军就会穿过山东,直逼两淮。
到那时候,明军才是真正的腹背受敌。
会场上乱糟糟的,朱重八的头都晕了,最后只好看向了刘基。
刘基一直没说话,手里拿着鸟毛扇子摇啊摇。
朱重八说:“军师,你摇个毛线啊?赶紧给出个主意呗?”
刘基的眼睛终于睁开了,淡淡说:“明公意欲如何?”
朱重八说:“我如果有办法,还问你个球?有啥主意就说呗?”
刘基说:“咱们要救他,但又不能救,别管救不救,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那你想咋着?”
“我的意思,咱们安排一路人马,驻扎在安丰的不远处,坐山观虎斗。如果韩林儿失败,咱们就趁机把小韩的地盘收为己有。
如果元军大败,那咱们就跟韩林儿合兵一处,一起讨伐北元,出兵山东跟河南,正好灭了元顺帝。”
朱重八想了想说:“好主意,要不你咋是我的军师?脑瓜子真聪明,就按你说的办,调动五万人马,杀奔安丰,后天就出发……。”
他终于开始行动了,先安排大后方。
也就是嘱咐西线的常遇春跟胡大海,让他们随时监视汉军的动向,如果陈友谅蠢蠢欲动,先揍他狗曰的。
而且朱重八铁定认为陈友谅不敢胡来。
因为龙湾一战,他损兵折将,胆子都吓破了,一两年之内无法恢复元气。
就这样,朱重八带着人出发了,离开应天,去了安丰。
他的人马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一天只前进几十里地。
早上日上三竿拔营起寨,天不黑就安营扎寨。
他这么磨洋工,完全是等着韩林儿完蛋。
就在小朱八一点点向着安丰靠近的当口,距离九江不远处的洪都出事儿了。
洪都城被围了个密不透风,金哥和朱重八的侄子朱文正被困了。
当初龙湾一战,张定边本来打的是安庆,朱文正守护在哪儿。
这个朱文正可不简单,年纪不大,只有十八岁。
平时,这小子就是个纨绔子弟,提笼架鸟,走路晃着膀子,嘚瑟地不行。
谁让人家叔叔是朱重八,三军是大元帅?
朱重八管不住他,他的二哥更管不住他。
于是,朱重八就把侄子丢给陈浩,让陈浩狠狠教训了几天。
从陈浩哪儿回来以后,朱文正竟然一反常态,变得十分成熟,勇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