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秋风传纪风魔迷阵怎么走 > 第三十一章 进京朝觐(第4页)

第三十一章 进京朝觐(第4页)

“不着急;等谒完孝陵,第二天去见方正学和卓惟恭,第三天见魏国公和宁国公主,第四天去见练子宁。然后我们就启程回北平。”

“回北平?三个王子呢?”

朱棣笑道:“在京师好好读书,着什么急。”

沈若寥关上窗户,低声问道:“您不把他们带回家吗?王爷,我还以为您此行的目的就是接他们回家呢。”

朱棣道:“你想得容易;我要是专程来接他们回家,那我和你,还有三个王子,一个也别想再出得去这京城。”

沈若寥想了想。

“王爷,那岂不是说,我们这次来京师,除了白白把自己手中的兵权交给了朝廷以外,没什么别的成就?”

朱棣微笑了。“我们进了京师,进了皇宫,顺利地朝见了天子,拜谒了皇陵,并且顺利地离开京师,平平安安地回到北平,这才是最大的成就。只要我们能毫发无伤地到家,后面的一切事情,可以说基本上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至于兵权——朝廷本来就是要削我的护卫,与其让建文来决定如何削法,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我自己手中,和朝廷讨价还价。”

沈若寥恍然大悟:“王爷,此行深入虎穴,是一部险棋。燕山三护卫亲军,甚至王爷和三个王子的性命——这绝对是一场豪赌。没有足够的胆识魄力,谁也不敢下这样的注。”

朱棣笑道:“说得忒夸张;没有八分把握的事,孤从来不会轻易走子。所谓胆识和魄力,从来不曾用来描述赌徒,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胆识和魄力完全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清醒认识之上;而赌徒的勇猛从来只是因为发昏。”

沈若寥道:“那您还打算去看望三个王子吗?”

朱棣想了想。

“拜谒孝陵的时候,应该会有他们随行。不过如果有可能,我想尽量私下里见他们一面,总有两句话要嘱咐嘱咐。但这要看机会,没有机会的话,不见也罢。我们此行的任务,就是打昏了朝廷的脑袋之后,安然无恙地回家。只有孤平安回到北平,三个王子才有可能一样平安离开京师,回到北平。你明白吗?”

沈若寥点了点头。“应该会有机会;三个王子现在肯定也在想办法见到您。世子殿下沉静机智,为人谨慎;二殿下勇武过人,胆识超群,而且似乎在这京城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人脉。就算我们不想办法,他们也一定会找到您的。”

朱棣道:“我不担没用的心。他们也都这么大的人了,炽儿比你还大,已经做了父亲,要是还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让我这做父亲的再为他们操心,也太不像话。兄弟三个合起来,要是连那个书呆子皇帝哥哥都算计不过,我这个父亲不要他们也罢。”

沈若寥听得心里一阵冰凉。他转移话题道:

“王爷,我们去见方先生、魏国公和大长公主,还有卓侍郎、练侍郎和郭侍郎,您打算准备什么礼物吗?”

朱棣道:“你认识方正学,你说说看,拜访他需要带些什么礼物?”

沈若寥道:“如果想受到他的欢迎,彼此像个好朋友一样真诚地说话,最好是什么也别带。”

朱棣道:“临出发之前,我倒是想过,用不用带一些北平的土特产,想来想去,找不出什么合适的。面对方正学这样的人物,送礼可是门大学问,讨他欢心比登天还难,弄巧成拙却实在太容易。这种时候,女人的心思倒是往往更胜一筹。”

“女人?”沈若寥纳罕地望着朱棣。

朱棣微笑道:“是王妃娘娘,她亲自为方正学准备了一样礼物,以答谢他对三个王子的辅导和指教。就在孤那个随身包裹里,回头你就知道了。”

“魏国公和大长公主呢?”

“魏国公就简单了,亲家人,只要不是金银珠宝,捎带个什么都是好的。给他的东西也是王妃娘娘准备的;亲妹妹嘛,当然更了解他的口味。宁国公主是我的亲妹妹,刚刚得了一个小孙子,取名梅纯,我给她带了一双小孩儿的虎头鞋,如此而已。练子宁和卓敬——”

朱棣沉思片刻。“我还没有拿定主意,所以什么也没准备。看看再说吧;实在没主意的话,一封书帖就是最好的主意,强过全天下的金银珠宝。”

沈若寥道:“咱们来的时候,到铁大人家里,王爷和铁大人交情那么深,不是也什么都没送他吗。”

朱棣点头道:“不错;卓惟恭其人和铁鼎石倒是有些相像,文人风骨,兼有习武之人的侠肝义胆,干净利落,最恶一切媚俗的人和事物。他俩和方正学倒还不太一样,他俩并不十分崇古,所以相比之下,不像方正学那般显得有些迂。”

沈若寥听到燕王批评他敬重的方先生,心里有些不舒服。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方孝孺确实是有些迂,自己也能感觉到。而且事实上,他也发现自己相比之下,更欣赏和爱慕铁铉的人品性格。

想到铁铉一片赤胆丹心拥护朝廷,而自己和燕王终将辜负了铁铉的期望,从此与之成为不共戴天的死敌,他竟然有些不寒而栗。

他被朱棣打发回自己的单间里去睡觉,躺倒在床上,苦恼地思考了良久,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