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徐安二人在范世清手底下学了大半年,读书识字早已不成问题,更深厚一些的经义也能解开,跟着赵凌升几人学习,她学的更广,眼界也能更加开阔。
徐安这边走才女培养路线,徐平那厢就做起了生意。
徐令给他一笔启动资金,他从村里收购田螺,又请来村里的小孩子帮他挑拣田螺,采摘荷叶。等娘做好田螺后,他拉着板车,装着货,带一帮孩子走村串巷地叫卖。
有时候吃过早饭出发,到晌午过后才能回来,一碗田螺他卖三文钱,物美价廉,经常做的不够吃,可这个价格想要赚到五两银子,起码得卖出一千多斤田螺,加上人力物力,起码要更多。
徐安吃到苦头,却没有想着放弃,他找李大元几个大孩子帮忙,几人把做好的田螺运到县城去卖,听闻哪里有人看戏办庙会,便往哪里赶去。
除了炒田螺,他还给家里的娘子军买来礼物,请她们帮忙开发新产品。
最后沈氏还真做出一道酒糟鱼来,叫他一同拉城里叫卖。
徐令只叫李术跟着同去,看着孩子们别有危险,其他的事他并不参与。
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一来是造纸,私塾开学之后,孩子们读书都是采用前世黑板那样,把字写在木板上,孩子们用手指写画,课后在沙地上练习,条件实在艰苦。
造纸没那么难,上辈子徐令去参观博物馆时,有一个流程就是造纸,她还亲自上手体验了一把。
被金手指影响的,徐令记忆力提升,记得步骤,动手就不难。
这日徐令在村里找几个好手,在自家老宅附近挖坑埋缸进去,村里人见到,好奇问道:“徐大,你这是又要盖什么?”
徐令笑道:“不是盖东西,我先前在外经商,听人说纸张是从竹子树皮造出来的,我也打算试试看,要是真能做出来,咱们村里的娃娃不就不缺用了吗?”
“嘿,这是人家骗你玩的吧,竹子树皮,这些玩意那么硬,怎么能用来造纸呢?”
村里人想不明白,不过见徐令又是在为村里做好事,纷纷上前来帮忙。
他们心知肚明,徐令给村里做多大的贡献,先不说孩子们免费读书的事,就是卖给他们的那些稻种,都能让他们每户人家多养活一个人。
得罪徐令没什么好处,与他为善更不会有坏处。
帮点不要钱的忙,何乐而不为呢。
人多力量大,在村里男人的帮助下,徐令很快就挖出来两口缸,然后从家里抱来稻草杆,树叶,灌上水,洒石灰,再找根棒子闲来无事就捣啊捣的。
几日后,徐令把泡软的秸秆又是蒸又是碾,碾成糊状,用清水洗一洗,洗完倒在特制的竹帘上,等一晒干,揭开一看,赫然就是一张纸!
“嘿!还真成了!”
村里人很快就都来看热闹,见徐令果真做出来纸,一个个兴奋的不行,好像看见他们娃娃写字的模样。
赵凌升听闻消息,前来一看,立马笑开了:“这种纸太过粗糙,用来擦屁股还差不多,怎么能用来书写呢?”
“是这样吗?”徐令似乎有些苦恼,只是脸上挂着笑,看不太出来有多失望的样子,“看来那些人果然是在说着玩的啊!”
只有魏少文,看着徐令的眼神里有些惊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