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撒的谷种呢?”玉娘担心地问。
“谷种更耐泡些,撒下去后它本来就是泡在泥巴里的,只要水上升不高,种子不至于漂到水面,就不会有大事。”
玉娘还是担心,倘若水位飙升,谷种全漂在水面上,一漂十几日,岂不是白播种了?
玉娘担心归担心,她还是按时去上课。
待她回家来,一家人用着巳饭,听着外面哗哗啦啦,心惊肉跳的,生怕这雨愈下愈大,更担心这雨一下便停不下来。
担心了大半日,午后雨终于小了些,傍晚,总是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了。
第二日雨已停,一家人终于放下心来。
但是地面全是泥巴,深一脚浅一脚的,一路泥泞。路都没法走,水渠更是没法挖,没个两日怕是干不了工。
如此一来,自家土里的活也不好干,铁锹和锄头一下便被泥巴包裹。
如往年一样,一般遇到这种天,各家各户会穿着木屐去找山货,还有就是钻进苍峰山摘茶叶。
韦氏给家里人安排着活计。
“他爹,你带着仨儿去苍峰山摘茶叶,这雨后会冒很多蘑菇,多拾些回来。花姑,这路泥泞你得当心,就别外出了,留在家洗衣做饭吧。”
韦氏转向玉娘,“咱婆媳俩去大山抽竹笋吧,每年雨后春笋齐冒尖,多得抽不完。”
花姑接话道:“娘,俺也想去,这会子抽的竹笋鲜嫩,多抽些,吃不完可以晒成干笋。”
韦氏不同意,“花姑你着急啥,肚子里的娃儿更紧要咧。再说了,过些日子竹笋才长成,晒干笋不必太嫩的,你又不是不懂?”
花姑哪里会不懂,她就是想多抽些笋,多为家里备些吃食。
但婆婆不同意,她也只好作罢。
玉娘拎出两个篮子,递给婆婆一个,就准备出门。
韦氏笑道:“瞧你干这小娃儿的事,这么一个小篮子哪装得下,咱得挑一担箩,你再拿个藤篮装蘑菇。”
“大山上也会蘑菇?”玉娘对采蘑菇这一事极为感兴趣。
“大山上当然有,只要运气好,走哪都能采到蘑菇,不过数苍峰山上最多。”
大家准备出门时,玉娘瞧见银玲那期盼的眼神,她想起银玲渴望一棵桑树的事。
其实玉娘前些日子已经跟大河说过,担心他忘了,玉娘又嘱咐一遍,“大河,别忘了桑树,银玲想养蚕玩。”
这话被花姑听了去。
“哎哟,你们别理大丫,养啥蚕?白耽误工夫。”
大河摸摸银玲的头,“银玲平日里懂得,只不过想养几条蚕,反正俺们也是顺手的事,大嫂就别说她了。”
银玲嘟着嘴说:“娘,家里人都喊俺银玲了,只有你还是大丫大丫的,咱村里那么些大丫。”
“可你是俺生出来的大丫呀,俺还能分不清?好好好,银玲银玲,你这丫头名堂愈发多了。”
大家要出门干活了,花姑目送着家人出门,她还有点失望呢。
常年干活的人,压根闲不下来。
玉娘跟着婆婆上大山,来这里好几个月了,玉娘爬山没那么喘。
其实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