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
宛如鹤立鸡群一般。
走近一看,只见其牌匾之上,金字黑底上书“望江楼”三个大字。
牌匾下方两侧,又有一副对联,上联道:
望江楼上望江流。
下联道:
玉壶浮光寄长愁。
门庭若市,人流不绝。
没想到这京都的望江楼,生意竟也是如此红火。
李长辞见状,心想也不知是这望江楼本来生意就好,还是他那首望江楼见伶人有感将其名声打了出去。
不过既然来到了这望江楼的门前。
那不进去体验一番,岂不是白来这京都一趟了。
毕竟,他第一首诗词,这望江楼可就是挂了名的。
将枣红马在望江楼后面的马厩拴好,李长辞便来到正门,大步走了进去。
这京都望江楼的格局,和他那清河县的望江楼如出一辙。
而且更是富丽堂皇。
到里一看,上下共有五层,中间漏空,即使在一楼,也清楚见到顶层横梁。
此刻,层层楼阁的宾客言谈对酒,杯光觥筹。
一片祥和。
李长辞在一楼找了个靠近角落的位置坐下后,便招呼一旁小厮过来点菜。
“这位客官,欢迎来我望江楼。不知客官今日想吃点什么?”
李长辞见这小厮,暗色中衣长裤。
其模样明显比之寻常酒楼要周正许多,倒是有几分高档场所的行头。
“这位小哥,我也是第一次来这京都望江楼,不知贵店有哪些吃食?”
那小厮听后,又见李长辞口音不像是京都本地人,顿时乐道:“哈哈,这位客官,想必也是听闻了那首望江楼见伶人有感而来吧?”
后者闻言,顿时呵呵一笑,“小哥说的不错,正是如此。”
“果然没错。客官慕名而来,小店定是要好生招待。说到我望江楼的吃食,那可谓是琳琅满目,客官放心,绝不会有负我店流传在外的名声。”
这小厮说到这里,似还有些自豪之色,随即滔滔不绝念起了他望江楼的菜品。
李长辞光是听着,口中唾液都不住分泌。
这京都望江楼,果然是不凡。
光是鸡鸭鱼肉寻常四味,每一种的菜品就多达十几二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