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齐修明露出一个斯文读书人特有的、很正派很能博人好感的那种微笑,然后侃侃道:
“将作者的名字去掉,传到书店里让店主们稍微推广一下,就能营造出这本新书抄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假象。
“人们对于这种负面消息总是格外感兴趣,抄袭的事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传开,到那时再正式发行带有作者名字的书,大家会发现原来这本被认为抄袭的书跟抄袭对象是同一个作者。
“如此便能迅速获得名声,只不过会被很多人猜疑,但这也无所谓,有舆论才能火,他们猜测得越久,这本书火得越久。
“只要在最后由某些‘小道消息’传出去‘这次抄袭事件是出版社和书店搞的活动’,就能保你全身而退,至多是我们出版社的名声承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损失。
“此乃下策。”
王尘笑了,你搁这儿当谋士呢,“那中策呢?”
“中策就中规中矩了,但也难免要借助抄袭的舆论。
“这本书只需要正常发行,然后我们暗中派人反串、造势,说这本书抄袭了你的上一本,说你笔墨用尽了,舆论照样能起来。
“等到水搅浑了、鱼儿上钩了,我们再站出来解释这两本书的异同,这一招,只要解释清楚,基本不会有任何损失。”
“此乃中策。
“我把这中下两策用的手段称之为‘黑红营销’,大家习惯用红、火来形容生意兴隆,那要为负面言论选一种颜色的话肯定是黑色,合起来就是黑红了。
“可不要看不起黑红,这招并非谁都能用的,本身没有足够实力的话,黑是黑透了,红却不一定红。
“不管怎样,黑红也是红,火起来就行。”
“噗——”某些东西真的是不分国界、不分世界,“但是啊,黑红还是不碰的好,你怎么确定我不是真的笔墨用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齐修明胸有成竹道: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起来相似,其间的差距却有一座天衡山那么大,只要深读之后,大部分读者都能察觉到的。
“不过确实,舆论就像一个泥潭,就算侥幸脱身,那股味道也会黏在身上去不掉。以你现在的名声,最优选肯定是上策举办签售会。”
“你放心,这上中下三策我一条都不会选。”
王尘是被抄袭风波整怕了,但签售会也不能举办太频繁,毕竟物以稀为贵……这次有新活儿。
“没关系,我也不在乎~”齐修明颇为幽怨地叹了口气,“君子善谋,达于时变。”
“但总务司人才辈出,根本没有我这些才谋的用武之地,能找人诉说一番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合着听者无意,说者也无心,不过发行审核和相关合同的签署也在谈话过程中结束了。
接过盖上印章的发行凭证准备离开时,王尘顺便提了一嘴:“虽然我不打算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签售会,但这本书改编的戏曲《梁祝》将会在明天晚上由云翰社进行表演,有空的话可以去捧捧场。”
“戏曲…原来如此!难怪这本书不需要宣发,我知道了,我会多拉一些同事去的。”
“你随意就好,毕竟君子的最高境界大概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吧。”
“随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