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天夜间,有一伙铜台府地灵县城凶徒,前去打劫寇员外家,且寇员外还想让盗匪给留下点家产,但是匪人却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
老太太伤心之余就说是,点火的是唐僧,持刀的是猪八戒,搬金银的是沙和尚,打死你老子的是孙行者。
俩孩子便写了状纸,天明后报案。
这些内容里面都是话里有话,是在隐约指出,寇员外-明朝一位辅曾经受到迫害,甚至最后死了。
那么从这里看出来,这个寇员外有点像是高拱的,不过总还觉得不大对劲儿。
这铜台府刺史正堂大人接到报案,便派了人手前去捉拿唐僧。
唐僧他们也挺巧,刚好遇到了那些劫匪,猴儿就都给逮住了。中从匪徒的口中得知,寇员外家遭不幸。
唐僧打算交还寇家财物,却将土匪给放了。结果,正好被官兵“人赃俱获”了。
那个刺史升堂问案,就先给悟空上刑。忽然只听得有人来报道,“老爷,都下陈少保爷爷到了,请老爷出郭迎接。”那刺史即命刑房吏,“把贼收监,好生看辖,待我接过上司,再行拷问。”
这里是有个疑问的,就是来的这个“都下陈少保爷爷”是什么人,来头挺大,还得让刺史大人出城迎接的。但是呢,后来根本就没有给交代这个大官儿一星半点的。而且“都下”这个词,古代是说京城;但在明朝一般特指皇宫内。那么这个陈少保就很可疑了的。联系前后文,推测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太监,官不小的。
但就也更加验证了的,这个寇员外身上是有高拱的影子,高拱就是被张居正和冯保太监联合给整下台的。
唐僧几个先蹲了一夜班房,先挨了顿揍。悟空知道这是狱卒们要钱呢,就说将包袱中的袈裟送给他们。
唐僧哪里舍得,心痛不已,但也没办法,总不能继续挨打啊,便只好如此。
果然狱卒们一看,就高兴了,是宝贝啊,财了,就绕过唐僧几个了。
于是惊动了本司狱官,一看就是大吃一惊,这不是凡人之物,说明这几个和尚是有身份的,还得给保管好,省的以后惹麻烦。
悟空半夜就出去了,先到了寇家门,只见那有个做豆腐的,见一个老头儿烧火,妈妈儿挤浆。那老儿忽的叫声,“妈妈,寇大官且是有子有财,只是没寿。我和他小时同学读书,我还大他五岁。他老子叫做寇铭,当时也不上千亩田地,放些租帐,也讨不起。他到二十岁时,那铭老儿死了,他掌着家当,其实也是他一步好运。娶的妻是那张旺之女,小名叫做穿针儿,却倒旺夫。自进他门,种田又收,放帐又起;买着的有利,做着的赚钱,被他如今挣了有十万家私。他到四十岁上,就回心向善,斋了万僧,不期昨夜被强盗踢死。可怜!今年才六十四岁,正好享用,何期这等向善,不得好报,乃死于非命?可叹,可叹!”
从这里看出来,寇员外不简单的,两口子是很懂经济的,是相当擅长家致富的。那么我们知道高拱是不大喜欢身外之物的,是个廉洁奉公的人物。那么就产生疑问了,这寇员外到底映射了明朝哪个很重要的人物呢?
猴儿就去了寇员外家中,悟空闹腾了一会儿,将老太太和俩儿子吓个不轻。母子决心明天就撤了状子,好求个心安。
猴儿继续到了刺史的住处,看到墙上挂着一轴画儿,是一个官儿骑着一匹点子马,有几个从人,打着一把青伞,搴着一张交床,更不识是什么故事。
说实在的,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个是什么画,肯定有玄机的。如果知道这画的具体典故后,或者就更难够理解这两回书的寓意,更容易解开这两回书中的谜团。
悟空继续装神弄鬼,把刺史吓的要死,明天再好好审案吧。
那当然第二天,唐僧就被放出来了,但是呢,悟空还要让众人心服口服。于是猴儿就去了幽冥地界,阎王说,寇员外不是俺们派人拘来的,你去找地藏菩萨要人吧。地藏王菩萨说,“寇洪阳寿,止该卦数,命终不染床席,弃世而来。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教他跟大圣去。金衣童子遂领出寇洪,寇洪见了行者,声声叫道,“老师,老师!救我一救!”行者道,“你被强盗踢死。此乃阴司地藏王菩萨之处,我老孙特来取你到阳世间,对明此事,既蒙菩萨放回,又延你阳寿一纪,待十二年之后,你再来也。”
悟空和地藏菩萨很大度,又给了那员外十二年阳寿,说明什么。这个寇员外映射的人物在写西游记这两回的时候肯定是死了的,但是西游记作者觉着十分惋惜或是不平。
悟空带回了寇员外,并让其还魂,就又活了。
当然那员外就说了自己到底是怎么先前死的,众人明白之后,也没有对老太太再加以归罪。
有个细节,就是幽冥界的阎王和地藏菩萨的说法有点不大一致。阎王认为寇员外不该死,地藏说死的正常。寇员外却是不愿意在地藏这里混,让悟空救自己出去。
说明,西游记作者对地狱乃至佛家的看法都不好啊,因为善人往往得不到善报,该去西天极乐就非整你下幽冥。
铜台府整个故事基本结束,猛一看并不复杂,看着也不像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竟然也给写了两回书内容。而且最为奇怪的是,过了铜台府,很快就要到了灵山脚下的,路上并没有出现任何妖怪考验什么的。那么在灵山附近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讲这么个小故事哩?
说明里面必有乾坤的,或许老吴当初是写了其它内容,但是被李春芳给改写了。那么李春芳明显不是个瞎歪歪的人物,只能说明,是在替吴老爷子补充一些内容,使西游记这本书更加寓意深刻更加饱满。
那到底是什么内容,令李春芳不惜改动老朋友的作品呢。
我们来分析,老吴是在1582年过世的,这之前西游记或者刚刚写完,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就是没有最终定稿。
那么说明在1582年左右明朝生了一件比较大的事情,老吴来不及写进去。
看看历史,在1578年高拱仙去,1582年张居正过世;1583年徐阶死了。还有就是1585年李春芳也告别了。
这就更加明白了,这个寇员外所映射的人物不会是张居正还有高拱以外的大臣。
考虑来考虑去,凯撒认为应该是寇员外全家人映射了张居正和高拱俩人的合并形象!
其实徐阶也很有可能,但是他却是被嘉靖末年所重用的辅,且在隆庆初年下台后不久被抄家了,死了之后,短期内没有出现什么大影响事件的;而张居正刚刚死后,就有言官不断参劾,甚至在1583年的时候,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差点将张居正的尸骨都给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