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乘风以前就是细作出身,装扮成什么就像什么。他装扮成农户,看上去和真正的农户没有任何区别。
他刚刚来到龙门山口,就让山上的义军看到了,十几个士兵出来把他围在了中间。
“你是干什么的,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陈乘风连忙点头哈腰的说道:“几位大哥,我是上山投奔义军的。”
“投奔义军?这里没有义军,只有官军。你走吧。”
“大哥,你不是骗俺吧,我就是这附近的农户,因为家里被官军烧了,走投无路这才想到山里投奔义军。我看你们都是义军的衣服,怎么说是官军呢?”
为首的一个头目姓赵,叫做赵老三,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陈乘风,说道:“看你怪可怜的,长得也还算壮实,我们就收留你吧。”
“多谢大哥,多谢大哥。”陈乘风连忙道谢。
赵老三接着说道:“不过你听好了,我们可不是义军了,我们现在是唐国公李渊的官军,是正规军队。但是不是你说的烧杀抢掠的官军。我们都是好官军,有军纪的。”
陈乘风听完装作一愣:“是吗,你们不是义军吗?怎么成了官军了。听说李渊的名声还不错,是个好官。做他的官军也不错。能混口饭吃就行。”
赵老三笑道:“你倒是很知足,告诉你我们大寨主接收诏安了,李渊派他的女儿前来诏安,我们大寨主同意了。”
陈乘风还想打听山中情况,赵老三不耐烦地说道:“你这个人废话真多,想不想干,不想干就快滚,有的是人等着投军呢。”
陈乘风只好闭口不言,赵老三命人把他带到山中,换了一身喽啰的衣服。成了山上的一名小喽啰。
他口齿灵活,能够见风使舵,又机警能干,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赵老三哄得神魂颠倒,再也离不开他了,走到哪里都带着他。
“三爷,咱们不是官军了吗?怎么还在山上不下去。”趁着吃饭的时候,陈乘风问道。
赵老三喝了一口酒说道:“你急什么,刚上来一天就想下山了?”
陈乘风挠了挠脑袋,给他倒满了酒,“三爷,我这不是奇怪吗?还有李渊的女儿怎么那么大本事,敢独自上山招降。三爷,你就给小的们讲讲吧。”
其他几个小喽啰也跟着起哄,他们在山上也没有见过平阳。
赵老三一脸的得意,说道:“好吧,我就给你们讲讲。让你们见识三爷的本事。”
他开始吹嘘起来,其实他的地位根本接触不到山中的上层,只不过他比这些喽啰强一些,可以接近柴宝昌的聚义厅,在聚义厅的周围活动。
柴宝昌虽然造反了,但是他军纪森严并不在附近劫掠,而且很照顾周围的百姓,如果百姓有难了来投奔他,他也会收留。
因此上短时间内也发展了几万人马,但是他是个有头脑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做大事的人,所以造反之后要给手下人找条出路,不然早晚会被人吞并了。
在他看来自己需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投奔,也算是给手下人一个交代。
但是山西境内绿林豪杰,起义领袖,他都看不到眼中,认为这些人还不如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