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回到清末当悍匪 百度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合谋记(第2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合谋记(第2页)

福建船政水师包括:二等木肋木壳无防护巡洋舰扬武号,小型木肋木壳炮舰福星号和艺新号,两艘从英国购入的铁肋钢壳伦道尔炮艇,分别是福胜号和建胜号,运输舰琛航号和永保号。十艘各装有七、八门旧式前膛炮的小炮船,两艘总共载有三百名士兵的大型帆船,七艘机动杆雷艇,若干划桨杆雷艇,二十余艘装载水勇的渔船以及若干火攻船。另外,到七月底,何如璋调回了在外出差的大型木肋木壳炮舰伏波号,小型木肋木壳炮舰振威号和八艘旧式水师船。外调两江的济安号和外调两广的飞云号也被调回福建。

关于福建水师的战舰,因为养船奇贵的原因。清廷也出不起银子,于是马尾造出的这些战舰,一般都是军商两用。打仗的时候是战舰,平常的时候,负责跑漕运,用来运货。大型炮舰伏波号、济安号、飞云号三舰属于兵商两用的武装运输舰,设有较大的货舱,无形中降低了军舰的战斗力。炮舰福星号、艺新号、振威号的排水量都小于600吨,分别为515吨、245吨、572吨,对付炮舰还可以,要是用来攻击巡洋舰和铁甲舰,那就是作死了。福胜号和建胜号是只适合在岸炮的配合下守卫河口或者海口的水炮台,决战能力很差。真正可堪一战的,只有旗舰扬武号,吨位大,炮位多,190mm主炮1门,160mm副炮8门,100mm小炮2门。

除了战力底下外,福建水师的船速还极慢,只有扬武号达到了12节,剩下的所有舰船都在10节之下。换句话说,只要打不过,那就是一个死,想跑没门!

更要命的一点,马尾就是在法国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里对法国人来说,完全透明,没有秘密。

临近的南洋水师驻扎在上海和南京,严复之所以去马尾是因为王一的安排。不过王一对这段历史虽然了解,但是相关事件的具体年限和日期记得并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是这几年的事情。所以他之前就让严复带着舰队在整个南方地区晃荡。可没想到严复刚返回营口迎接新船,马尾就出事了,这也不过才一两个月的时间。

此时坐镇福州的朝廷大员倒是不少,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等,而真正主持大局说了算的,则是1884年7月3日才刚刚抵达的,被听烦了絮叨的老太后一脚踢来的前左督御史,翰林院侍讲学士,奉旨会办福建军务的张佩纶。

之前张佩纶曾询问何璟关于南洋水师的去向问题,不过何璟也不知道。现在连南洋大臣曾国荃对严复舰队的去向也不了解。因为舰队就没到过上海和南京,一直在台湾和琉球附近巡航。严复倒是到过福建,但是因为双方系统不同,所以严复也和上面那帮大臣谈不到一起去。往往驻扎几天,经过补给之后,就离开了。

观音桥大捷之后,法国谈判代表巴德诺就威胁武力解决问题。

李鸿章对此忧心忡忡,道:“若北来,津防尚可勉支,南驶则台北、福州尤可危。刘省三于昨午后由沪赴台,仓卒御敌,更无把握。”于是他立刻给朝廷发了战争警告。

同日,法国海军殖民部长裴龙中将给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发报:“派遣你所有可调用的船只到福州和基隆去。我们的用意是拿住这两个埠口作质……你可以逮捕要破坏闽江封锁的中国船只,以阻止战时违禁品的运输。你可以用武力阻止一切战备,尤其是水雷的安放,战备等于攻击。”

简单来说,裴龙的意思很清楚,要孤拔去封锁闽出海江口,而不是去作战。

1884年7月14日,孤拔带队从上海出发,铁甲舰两艘,拉加利桑尼亚铁甲舰号、胜利号铁甲舰。巡洋舰四艘,窝尓达号、杜居士路因号舰、费勒斯号、德斯丹号。炮舰包括,野猫号、鲁汀号、巴雅号、德拉克号、尼夫号。另外有四十五号、四十六号两艘杆雷艇和四艘小汽艇。其中,铁甲舰拉加利桑尼亚号、巡洋舰费勒斯号和炮舰鲁汀号跟随远东舰队副司令利士比杀向基隆海面,其余的大小舰艇都被孤拔带到了马江外海。

从上海出发的孤拔率领十艘军舰中的先头前锋的两艘炮舰于当天就抵达了马江口,并进入闽江。到18日,又有两艘炮舰开入闽江,两次行动都未受到清军的阻拦。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福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里就已经成为了通商口岸,各非交战国的商船和军舰都能自由出入并停泊。

能不顾及条约,直接干出炮轰法舰这事的,只是有王一手下的大商舰队这类匪军。可惜严复现在还不在,所以福建只能听之任之。

从1884年7月3日到1884年8月23日,法国给了福建以张佩纶为首的大人们,五十一天的时间。从7月14日收到李鸿章发来的“战争警报”起,到海战打响也有四十天。

但是他们全被一封电旨束缚住了手脚,其上道:“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也就是说,北京城的调子早在张佩纶到达福州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即便李中堂发出了“南驶则台北、福州尤可危”的战争警报,在朝廷的“电旨”面前,也断无发挥作用之可能。

当然,张佩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7月19日,他摆了一个疑兵之计。命令扬武号巡洋舰率领两艘旧式水师师船同法舰夹泊,备其猝发撞击同碎,同时穆图善的陆军也开始调动。一时间到把孤拔给唬住了,立刻召集水兵,一晚上没睡,谨防清兵偷袭。后来觉得这实在不是人过的日子,于是接下来两天,五艘炮舰中的三艘退到了壶江的马祖山水面和闽安水面。

一看计策行之有效,张佩纶一帮人便开始放心起来,还真以为法国人怕了自己。张佩纶在给他恩师李鸿藻的信中道:“法入内港,但我船多于彼,彼必气沮而去。”同时给总理衙门的信中道:“彼深入,非战外海。敌船多,敌胜;我船多,我胜。”

大商一帮人看到这消息的时候,差点被气歪了鼻子。你张佩纶也太能卖萌了吧,谁船多谁赢?哪来的规矩,要这样大清还能落到眼下这步田地么?

果然7月20日的时候,就在法国两艘炮舰稍退的同时,又有两艘法舰开进了闽江。

张佩纶还在得意洋洋地给总理衙门发电报,闽江内停泊的法舰已经达到了八艘。如此情势猛然急转直下,张佩纶刚把给总理衙门的电报发出去没多久,只得再次发电:速请南洋和北洋派舰增援!何如璋和何景也发了类似内容的电报!

问题是李鸿章的北洋1884年才成军,目前扼守津京要地,怎么可能派舰队出来帮忙。真把京师丢了,那事情可真就不好收场了。南洋的曾国荃也是有心无力,南洋是有不少战舰,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战舰全被严复带去了营口。剩下在吴淞口的,还要守卫上海和南京,根主要的是现在中法两国谈判的地点就在上海,只要曾国荃的南洋水师敢动,电报消息一发,孤拔可以随意安排。

1884年7月26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张佩纶致电总理衙门,言:“闻法又密议船局为屏蔽,据则能禁口岸,轰则得摧。胜负呼吸,争先下手。”被拒绝,原因很简单,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实力在那摆着呢!不能说清廷说的没理,可是总少了一口血气。

到了1884年8月1日的时候,李鸿章给张佩纶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电,道:“议无成,难保不即动兵,探确敌情,以马尾以上水浅,兵船难进,不遽攻夺省城,若与接战,即烧船厂,掳兵轮。我自度兵轮不敌,莫如全调他往,腾出一座空厂,彼即暂据,事定仍必原物交还,否则一经轰毁,从此海防根本埽尽,力难兴复。”

眼下的情形,李鸿章的决定倒也算条出路,可惜法国人封锁了出海口,所以根本无法实行。其实老李的内心更希望大商帮着出面收拾法国人,也暗中给王一和杨秋兴发了消息。不过旋即就被清流知道,告到了慈禧那里,差点成了里通外国。慈禧现在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对大商意见大了!不过也惹不起,所以就自动忽略。可你李鸿章竟然敢和大商联系,眉来眼去的,这不是玩笑么。

张佩纶如今也提出一个方法,就是用三十来艘装沙石的平底船直接沉船堵住长门炮台外的出海口,给法军来个瓮中捉鳖。有可行性,但是仔细想来,机会也不大,所以清廷也没批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企业号军舰带着一帮美国商船也在港内,他们正在中法之间坐着调解的工作。另外英舰冠军号、蓝宝石号和警觉号也在港内停泊。如果按照张佩纶说的做,到时堵住的可就不仅仅只是一只法鳖了。这种捅娄子的大事,清廷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当然,这要是王一,他才不管那套,让不让我都给你堵上。可惜张佩纶没王一那么疯狂,所以没有命令,他也不敢做。

1884年8月17日,美国主持的调停正式宣告失败!这年代的美国还就是个小弟,英法这样的强国看他,跟2000年前后,美国看当时看我们国家的感觉差不多。有你这么一号,可也就是有你这么一号而已。

福建方面此时终于等来了军机处的电报:“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很神奇的电文,跟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意思差不多。人家把你打残了,你才能还手,不残你就得忍着。王一有时在想,军机这帮人真的是努尔哈赤的后人么?虽说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主题,但是在军机这帮人身上,遗传完全看不出来,变异倒是十分真切,莫非这个年代就有类似塑化剂一样的东西了?

当然,法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很绅士的!至少比小日本强,人家打仗是要先宣布的!

直到1884年8月22日,收到法国政府的开战训令后,孤拔决定于1884年8月23日下午2时左右发动进攻。而法国驻福州领事白藻泰却还根据外交惯例,于8月23日上午8时照会福州的各国领事以及马尾港内的所有英美军舰和外国商船。

上午11时法国政府的正式宣战照会也送到了正在福州的何璟手中,虽然何璟在22日已经接到了船政学堂法国教习迈达的“昨日法公使出京,事恐决裂”的警告,但这货压根就忘了这茬儿!直到下午一点半后,才慌慌张张地将这份照会转告马尾的张佩纶和长门的穆图善。可人家两点就开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