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他们能学会读书吗?
哪个富贵人家培养孩子读书不是三岁就开始,各种资源跟上呢。
而眼前这些孩子,他们可能站在赵凌升面前前几秒还在放牛割草带弟弟妹妹,愣是被徐令召集过来。
赵凌升想了想,还是问道:“他们都来读书吗?”
这里面还有女孩子呢。
徐令期待地看着赵凌升:“赵夫子觉得如何?”
“我觉得不怎么样,”赵凌升立马回答,然后把徐令拉拽到一边,严重怀疑这个小商人是在配合舅舅惩罚自己,“你可知道书本的价格?且不说书本,就是笔墨纸砚哪一个单拎出来,都不是这些孩子的家庭能承受的,我劝你还是算了吧。”
“笔墨纸砚和书本的事都是我来解决,赵夫子只需教导他们即可,你不会是做不到吧?”
赵凌升神情凝重,“你若是想培养有才之人,大可从中挑出几个有资质的孩子,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读书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烧银子,你不过是一个小商人,让这些孩子读书一年两年,那日后呢?他们要科举,要考试,其中花费不知几何。”
“如果你是要做善事,不如去寺庙捐些钱,压根没必要给这些孩子希望,最后又让他们失望。”
徐令摇头,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有备无患。
只能解释道:“孔子说,有教无类,我之所以想叫他们都读书,自然有我原因,你是我请来的夫子,你的束修由我负责,怎么做是我的事情,能不能做是你的事情。”
赵凌升眼睛里已经有了些许怒火,他是答应舅舅来磨练,可也没说就卖给眼前这个商人了。
区区五斗米就想买他折腰?
“赵夫子,今日你也累了,还是先回去歇息歇息,等你有心思我们再聊吧。”
反正徐令也不急着让私塾开学,庄稼还没熟呢,收稻子和让村里孩子读书是差不多要同步进行的。
他做这些,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善良,想让村里人能吃饱让孩子有书读,而是在此基础上,把他们绑到自己的战船上。
想一想,当这些百姓只能依靠他的稻种收获粮食,买与卖都必须通过他,他们的孩子也在自己手底下读书长大,对自己有思想依附。
徐令只需付出一点点,就能收获最稳固的后花园。
假以时日他的名声响彻家乡,还愁没有乡亲父老跟随吗?
至于徐令说的提供笔墨纸砚,当然也不是假话。
造纸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吗?
可惜计划是计划,人是计划里最大的变数,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夫子,只怕徐令还要再想想办法找别的夫子。
赵凌升负气回私塾宿舍,回去没多久,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天色阴暗,风吹外头林子飒飒作响,原本还坐在桌前喝茶的赵凌升,突然就觉得屋里头挺热闹的。
他突然跑回床上,扯开包袱,从里头拿出一本黄纸壳书,往床下面一扔。
心安还没片刻,赵凌升脸色骇然道:“不好,断头鬼就是床底下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