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令是因为家里的稻子。
立夏后,稻花抽穗灌浆,风吹稻花,满村都是香气,徐令家那二十亩水田都结稻花了,村里其他人家里的庄稼还没啥动静。
自从上次有人见过徐令地里的庄稼,回村后四处吆喝,家家户户都知道徐令地里的水稻不一般,人人都好奇,人人都去看,人人都震惊。
虽然还没到水稻成熟的时候,可已经显现出不同的气质来。
徐令家里一株稻穗长的密密麻麻,紧实饱满,一看就是能产粮的。
再看他们家地头的水稻,就跟看顾小柱和赵臻的区别一样,那可差多了啊!
所以村里人最近都往徐令家里赶,上门时也不总空着手,家里菜园子最新鲜的头菜,母鸡下的最大的蛋,河里的各种鱼虾,甚至连他家池子里的王八,都喜获一个同伴。
村里人之所以给徐令送东西,就是想打听,这稻种是哪买的,卖不卖,要是卖呢,可否给个人情价。
说实话,饶是徐令之前想过今日的情况,也被村邻的热情给吓到了。
这也怪他低估了这年头老百姓对粮食的重视。
一亩田亩产越多,百姓的日子越是好过,因为他们能收比别人多的粮食,交完税也能留下更多。
说不定都有能力送孩子读书了。
徐令也没瞒着众人,无论谁来,他都按照计划行事,告诉村里人这种子只有他一个人弄来,若是村里人想要,他可以低价出售,但是相应的,村里人要答应他,出售粮食时优先考虑徐令,除非他收购满了,才能转卖他人。
听说这稻子不能留种,必须每年都从徐令这里买,众人也都痛快答应下来。
只是心里头都不太信,想着徐令是为了让他们多花点钱买粮种,不然谁家不是自己留种种地呢。
徐令看出众人答应的爽快,可能根本没太放心里去,也不在意。
教训是最好的老师。
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约束之法。
不仅是同村人想来徐令这里购买粮种,隔壁吕何两个村子也有百姓动心,想要来求购粮种。
只因徐令在那两个村子也有几块地,这几块地交由顾利田带着徐磊在耕种,一开始那两个村子里的人也没注意到,后来下过几场雨,村里人突然就注意到田里庄稼的不同之处。
这几块地不算偏僻,吕何两个村里的百姓,比莲花湾子的人更先注意到区别。
不过他们还以为是顾利田很会种地,讨教几回法子,也没听出来有什么不同。
直到莲花湾子这边有人传出去,说是徐令从外地带回来的稻种,种出来的粮食能亩产五百斤,众人恍然大悟。
见莲花湾子先吃到好处,吕何两个村子的人又怕徐令不好说话,专门请了各族之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请徐令到他们村子里吃饭喝酒。
这才在饭桌上谈妥此事。
吕何两个村庄因为是族人聚居,有族中领头人带领,行动也比较快,莲花湾子的村民还在犹豫呢,那边两个村子都已经请秀才拟订好书契,订好下半年的稻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