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的六家工厂,在李振华和赵东不约而同的努力下,再次取得较大发展。
双方都在铆足了劲拼产量、拼销量,拼速度。
人们惊奇地发现,电视上的广告多了起来,除了原本的中药厂,覃嘉华的兽药厂,糖饼厂、纸箱厂,机械厂也打出了广告。
清一色的企业广告,把原先的诊所广告挤出了电视黄金时段。
“咦,怎么回事,我县怎么突然出现这么多有名的企业了。”
“不也是说我县没什么工业吗,看来是我们不了解,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很猛啊,说不定过几年我县就要成为工业强县了!”
街头巷尾,人们热情地议论着这种新变化。
给人的感觉,栖霞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欣欣向荣。
这些情况,,自然也逃不过有关领导的耳目。
赵刚、姜玉山等也在关注着事情的发展。
李振华的事业也迎来了新变化。
方若初大胆引进的手机,销量超过预期,原本担心没有什么人买,实际却是不到一个月全部售罄。
李振华不禁感叹,都说栖霞穷,可是有钱人还真不少!
只是一般人看不见罢了。
这五十台手机,就赚了十几万!
方若初紧接着又进了一百台!
生意上的事,方若初初露峥嵘,已经展示出她经商上的才能,李振华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起屋和圈地上。
交通新村的房子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
李振华把两块地基合作一块来建,中间打通,这样,70平方的土地面积就变成了140平,两个小门面就合成一个大门面。
二楼就更宽了。
按照政策,二楼以上可以朝前面延伸出一米二,所以,二楼以上的每层面积实际是80平,两套加在一起就是160平的大平层了。
就是放在三十年后,这个居住面积也是属于超大的那种。
“乡长,你这个设计,很超前啊!”
朱长江他们作为邻居,看到李振华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十分羡慕。
“没有什么,我就是想住的舒服一点!”李振华笑道,“朱科长,其实你们也可以这样做。”
“我也想!”朱长江也笑道,“可是经济紧张啊,说实话,建一栋我已经很吃力了,你起两栋,吃不消啊!”
“哪里,朱科长谦虚而已。”李振华说着客套话,“我其实不想这样建的,只是家里父母老了,我想把门面扩大,到时候父母可以开个小店。你知道,门面太小生意很难做!”
李振华是倒不是乱说,现在城区的很多自建房,都是二楼以上住人,一楼开个小店或者出租别人做生意。
由于政策限制,每户占地面积有限,门面都很小,生意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