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年,朱棣下令丘福率精骑十万,北伐蒙古。然八月十五全军覆没,皇帝大怒,决心御驾亲征。
1410年,朱棣北伐,多有小胜,因为天气原因只好班师。
1414年再度北伐亲征瓦剌。
1417年朱棣给《神僧传》亲自作序;同年,皇帝着礼部给各地寺院警戒,要求恪守清规,违者必诛。因为当时有不少地方私自建立尼姑庵,僧尼混处;还是这一年,有人给皇帝上供了金丹,但是朱棣说,“这是个妖人,让他自己吃了,将他的丹方给毁掉。”
从这里能够看出,朱棣对待和尚、方士的态度。因此,老吴安排猪八戒根本一点也没有个出家人的样子。朱元璋和朱棣一样,表面看是信佛的,其实不过是为了体现出自己是个“善人”,拿释教作为一个工具罢了。该出手就出手,这两个皇帝杀人上瘾,对于和尚尼姑也毫不心慈手软的。
1420年八月,朱棣迁都北京。同年在东华门北设立东厂特务组织,由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
1422年朱棣再次北伐。
1423年还是北伐,但是敌人闻风而逃,只好无功而返。
1424年朱棣最后一次北伐。回师途中在榆木川驾崩,庙号太宗,1538年更改庙号为成祖。
明史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明史对于朱棣的评价还算客观公正。
咱们继续分析猪八戒,等到了书中第十八回的时候,唐僧和悟空来到了高老庄。这个时候,猪八戒也在三年前入赘高家,“嫁”给了高翠兰。那么此时,老猪的映射对象就换成了朱祐樘。
仔细看,猪八戒此时换了形象,连脾气秉性都大变样了。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那怪不识真假,走进房,一把搂住高翠兰(悟空变的),就要亲嘴。行者暗笑道,“真个要来弄老孙哩!”即使个拿法,托着那怪的长嘴,叫做个小跌。漫头一料,扑的掼下床来。那怪爬起来,扶着床边道,“姐姐,你怎么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来得迟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么就丢我这一跌?”行者道,“你怎么就这等样小家子,就搂我亲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时,便起来开门等你了。你可脱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个就去脱衣。行者跳起来,坐在净桶上。那怪依旧复来床上摸一把,摸不着人,叫道,“姐姐,你往那里去了?请脱衣服睡罢。”
这要是猪八戒长得不难看的话,就简直是个朴实憨厚的好丈夫哩。
从八戒和行者的对话能够看出来,八戒对高家很好,夫妻感情还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高翠兰应该没有嫌弃八戒(当然了,嫁猪随猪嘛)。
那么高翠兰为什么先前伤感?先看书里如何描写的。
那女儿认得是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行者闪金睛,向黑影里仔细看时,你道他怎生模样?但见那—云鬓乱堆无掠,玉容未洗尘淄。一片兰心依旧,十分娇态倾颓。樱唇全无气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语声低。
他走来看见高老,一把扯住,抱头大哭。行者道,“且莫哭,且莫哭!我问你,妖怪往那里去了?”女子道,“不知往那里走。这些时,天明就去,入夜方来。云云雾雾,往回不知何所。因是晓得父亲要祛退他,他也常常防备,故此昏来朝去。”
“樱唇全无气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语声低”,这里面大有文章的。
为什么看似气血不足,发愁无力?为何要描写“腰肢屈屈偎偎”?很明显,高小姐怀孕了,但是八戒却不知道。高翠兰知道丈夫是个妖怪,这肚里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情景?所以高翠兰每日里茶饭不思,愁苦不堪,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在猴儿来了,将高翠兰给解救了。以后的故事虽然没说,但是高家上下应该还是会让孩子顺利生下来,毕竟是继承人啊。
那么高翠兰就映射了朱祐樘的老婆张皇后,明孝宗很宠爱她。对她的两个弟弟和老爸也恩宠有加,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封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侯。
张皇后生了两子一女,但只有明武宗朱厚燳活了下来。
二张瞎胡闹惯了,张皇后护短,皇帝也多加维护的。这些我们前面说过了,不多说了。
明武宗没有后代,帝位只有交给堂弟朱厚熜了。嘉靖皇帝对张太后看不顺眼,毕竟不是自己亲妈,只是自己的伯母啊。
最后张太后很孤单的过世,就连葬礼都很草率对待。
张太后最大的功绩就是设计铲除了江彬,但是也改变不了嘉靖对她的态度。
大臣们都很敬重张太后,因此二张犯事,嘉靖想要下手拾掇的时候,纷纷站出来劝谏。当然嘉靖皇帝最后还是赢了,张太后过世后,就将张延龄给宰了,那个张鹤龄也在几年前就早死在狱中了。
朱祐樘的事情说了不少的,就不再补充了。
所以这个八戒,其实老吴对其是恨得牙痒痒的(你看悟能都转了猪胎,猴儿经常给老猪大耳刮子,师徒一路上脏苦乱差的活儿八戒都包了,还就知道吃吃吃,就明白了的)。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朱棣的缘故,解缙、方孝孺最后下场很惨的,后来的景清也是如此。
幸亏朱家木字辈里还有个朱祐樘,这个皇帝总得来说还行,因此八戒最后也做了净坛使者,却仅成了正果(唐僧、悟空就连沙僧也成了大职正果啊,当然玉龙也是正果,但是朱见深这个皇帝说实在的,的确是拿不出手的),但是老猪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但是如来就敷衍了几句,不等八戒再度表态,赶紧就加封沙僧,将其给晾在一边了。
最可气又可乐的是,八戒后来主要就想着大吃大喝呢,但是如来却用了手段,让老猪后来也饭量大减了。虽然说成了正果,可以理解一些,但是其中的讽刺意味还是很重啊。
其实老吴对待猪八戒是有点过了的,但谁让老爷子和李春芳都是儒家哩。
关于老猪就说这么多吧,下回开始胡说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