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方1:坎离兑。
通用方2:制污同侧刺血,健侧针刺,效果不佳再加对侧止涎针刺,贴骨太痛,可皮下脂肪层进针。
如果还有痛,加手解、三齿等穴。
反复长口疮,曲池,解溪各灸1o分钟,温灸;
或胃经找点刺血;或引火下行,灸涌泉,足三里,三阴交(一般上焦有火灸这些穴位效佳);
或板蓝根3克、炒酸枣仁1克,或3:1的比例,泡水分七天喝。
中医常见辨证分型:
阴虚火旺
口疮灰白,周围色淡红,溃疡面较小而少,每因劳累诱发,此愈彼起,反复绵延,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组:制污、止涎、四花、廉泉、通里、照海。
方义:廉泉为阴维、任脉之会,联系舌本,可疏通口腔气机;通里为手少阴经之络穴,取之以养阴清心;照海为足少阴经穴,阴挢脉始发,可导虚热下行。
随证配穴:肝肾阴虚配三阴交,失眠配神门。
心脾蕴热
唇、颊、上腭及舌面等处见绿豆大小黄白色溃疡,周围鲜红微肿,灼热作痛,影响进食,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
方组:制污、止涎、四花、地仓、合谷、劳宫
方义:
制污穴,主治久年恶疮、疮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流水、溃疡、恶瘤开刀后流水不止,不结痂。
制污穴,在肺经上,故治皮肤病。其适点刺出血效果尤佳。亦可治中耳炎及带状疱疹、效果亦佳。治内部之脓疡亦有效果。
止涎穴,在肺经,有补气收摄之效,与制污皆有补气收摄之效。小儿之流涎多热,小孩流口水有效,成年人流口水效差,因为成年人流涎多寒。
地仓,为手足阳明与阳挢脉之会,可清泻阳明邪热;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以泻阳明之热;劳宫,为手厥阴经荥穴,可清心火而止痛。
随证配穴:痛甚者点刺金津、玉液出血。
操作:毫针刺或刺血,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o分钟。
(中医杂志1989;(5))捏住玉枕穴上卵圆或条索状物针刺放血,2次治愈62例,5次治愈33例,7次治愈5例。”
小天妈妈小心翼翼的问李衡正:“能不能给我也治疗下呢?我也有口腔溃疡。”
李衡正简单的做了下检查:“你这个是虚火上浮,担心孩子,晚上没有睡好,饮食又没有注意,过食辛辣等因素导致的,比较简单,点刺或针灸皆可。”
“会不会很痛?”小天妈妈小声的问。
李衡正:“痛肯定会有点,不过肯定没有输液或做皮试针那么难受,你只有左侧有一点点,在右侧大拇指的制污穴点刺三下即可。
也就是古中医说的左病右治。”
小天妈妈犹豫三秒,看了眼儿子,下了决定:“痛就痛,我儿子都不怕扎针,我更应当以身作则,不怕扎针。”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