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森严。”
他脑海里冒出了这样一个让小松同学分外不爽的评价。
素描是个精细活,从一组线条上就能看出很多东西了。
小松太郎从来就不喜欢画线条,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各种缤纷的色块,从而追去一种混沌不清、模糊暧昧的情感态度。
这玩意高情商的说法叫做奥地利分离画派的崇拜者,以历史上喜欢用色块表现情感的分离画派大画家古斯塔夫·克里米特的座下忠狗自居。
低情商的说法叫缺乏精确的控笔能力。
废话,
素描线条画的一团糟,他不画色块画什么,画空气?
小松太郎有苦自知。
他的素描能力已经成为了他继续进步的瓶颈,在职业画家中只属于最垫底的那类。
他在家庭晚宴上给酒井胜子送画的时候,就被对方指出了一箩筐的错误。
除了酒井胜子没把小松太郎放在心上,也有他自己用笔线条的问题。
人家大画家克里姆特喜欢用色块,却也不俱怕画线条。
克里姆特很喜欢使用带着紧张、微微颤动效果的直线布满画面,进行强调装饰性,颤动的,凌乱的,不安的色彩,使得画面充满了不稳定感。
明显线条功力已经到了极高的水准。
画的虚比画的实困难,画的散而不乱更是要比画的工工整整难度更高。
从写实到写神,前者都做不到,就不要想着什么后者了。
当初自己第一次和顾为经在地下停车场相遇的时候,他觉得顾为经的素描水准顶多就和自己在伯仲之间。
反正素描是他的短板,所以小松太郎也就没太放在心上。
这才过去几个月啊,就画成这个样子啦?
论油画论技法,有酒井胜子INS上更新的底图。
论纯粹的素描水平,他看到了宣传板上的这张素描。
“唉,我难道真的不如他。”
小松太郎脑海里像是有个小人在一边叹气,一边评价。
他现在在《油画》杂志的买手指南的版块上被评价为了“一星画家”。
那么这个顾为经的画功又能被评价为多少?
一星半?
还是更高?
小松太郎看着那张曹轩和顾为经挨在一起的名字,他莫名的想起了曹轩的关门弟子唐宁。
29岁时拿到了四星半的评价。
当时打破了过去半个世纪里亚洲最年轻的四星以上的知名画家的历史记录。
莫非他也有一天可能触摸到那个领域?
“别逗了。这么扯淡的猜测,怎么可能啊。美术的道路未来变数太多了。没有够分量的画廊做为舞台,他什么也不是。”
小松太郎晃晃脑袋,将这个让他自己都觉得离谱念头扔掉。
可小松太郎还是忍不住在想——
若是当初是他的手中的不是大金塔的速写,而是宣传板上的这张素描画,自己究竟是会选择依然撕掉这幅画。
还是会……忍不住替自家的小松画廊,签下这个新人?
“八嘎!真他妈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