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全能图画版 > 第七百六十二章 顾为经的印象派(第2页)

第七百六十二章 顾为经的印象派(第2页)

不过。

成功的透纳和落魄的梵高一样,都是走“信念流”的艺术家。

有学者会喷毕加索的某些作品明显看上去像是手头缺钱花,赶紧生产出来一批卖给画具商的敷衍之作。透纳非常不同,他是少见的终其一生,几乎从未画过任何一幅应付差事的作品的画家。

威廉·透纳的出生日期是1775年4月日。

威廉·莎士比亚的出生日期是1564年4月日。

没错。

英国文艺领域,历史上最有名,最重要的文学家没有之一,和英国文艺领域,历史上最有名,最重要的艺术家没有之一,他们都叫威廉且他们出生日期是同一天。

这可不是巧合。

至少透纳丝毫不觉得这是巧合。

透纳一生都带着一种“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老子是带着特定的命运来到人间”的气质。他觉得他的生日和莎士比亚是同一天,就是老天爷派他下来要去akebritagreataga哒!

成名之后的透纳,只要他有兴趣,只要他觉得这个任务有趣。他是能不乎自己的“身价”跑去接那些只有他这个等级的大画家市场价格四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的小委托的,透纳甚至愿意所谓“降低身份”去接一些出版公司的插画类作品。

对透纳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出绘画风格上的突破以及对于全新艺术道路做出自己的探索。

可透纳也是到了绘画技法走向成熟,人生阅历也逐渐走向成熟之后,他的那种“前”印象派式的水彩与油画风格也才逐渐酝酿成型。

印象派不一定需要多么苦大仇深,要被生活啪啪啪反复毒打过,才能画的好,但好的印象派画家,必要的人生沉淀却必不可少。

如果把印象派只等成一种用笔方式来理解,怎么画都问题不大。

如果把印象派当成一种“哲学思想”来理解。

那么就像世上的大多数“哲学思想”一样,想要研究的深入,便要反反复复的体味生活。

这也是唐克斯在看到手机屏幕上的作品以前,对顾为经的印象派作品,并不十分看好的原因。

他的技法也许已经准备好了。

他的思想准备好了么?

他的画笔也许准备好了。

他的“心”又准备好了么?

他这样拥有很多很多能拿来交换的艺术资源的年轻人,他、酒井胜子乃至崔小明这些不到二十岁或者二十多岁,就能参加国际艺术双年展大师展的年轻人,能知道在太阳底下无人问津的站上五十个小时是什么样的经历么?

对十八岁就能踏足这里的年轻艺术家们来说,想在心灵上做出充足的体味,也许远远要比在技法上做出充足的准备,要困难。

要困难的多。

强如十六岁就拿西班牙全国巡回展览金奖的毕加索,强如二十六岁就成为皇家艺术协会正式会员的透纳,他把艺术升华到了哲学的程度,也至少都用了二十多年。

当然。

就像顾为经的那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和崔小明的那幅《新·三身佛》之间的区别一样。

在混沌的黑暗中迈步向前,踏出全新的艺术道路,和按照前人在山顶留下的登山绳步步攀登,难度肯定是不同的。

就算如此。

唐克斯还是一度觉得,以顾为经的年纪,谈及体悟人生,还是太早,太青涩了一些。

此刻他手中的这幅画,则是顾为经给予他的质疑的响亮的回答。

没准,这幅画的“声音”听在唐克斯的耳中,可能要比顾为经刚刚在阳台上对他说“艺术应该比光荣更光荣,艺术应该比伟大更伟大”或者“我不知道画一幅画有多少个标准流程,但我知道,它们每一个,都完全与艺术相关”这样掷地有声的坚硬言,更加的嘹亮一些。

——

手机屏幕不大,小小的一方,屏幕上的笔触看上去有一点点写的痕迹,近似那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品,故而加急用笔的感觉——仿佛浓雾在画面只来得及刚刚扩散到一半,阳光也在画面上只来得及刚刚照破一缕浓雾。

整幅作品即将完成,又没有完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