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九,唐初九,一切都是因为唐初九!要不是她跟个狐猸子似的,勾了清辰的魂,如今哪会在娘家忐忑不安,肯定是在新房里与情郎举案齐眉。
宋东离越想越气,最后满腔怒火的来了西院,看着唐初九如今眉目如画,身姿嫣然,楚楚动人的样子,宋东离心里的那把怒火就更是如火上浇油般,熊熊燃烧,对唐初九怎么看怎么厌,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唐初九明明就应该是粗布麻衣在江边浣纱的!她,胸无点墨,连一天女子学堂都不曾进过,若不是臣相哥哥教会了她写自己的名字,教会了她认一些字,她就是一目不识丁的村姑!!!
这样的粗鄙之人,凭什么得到臣相哥哥的宠爱,还不知足,跟个荡妇似的,勾得清辰为她不管不顾!!!
宋东离对唐初九的不喜,从杨东海开始,越来越多,到如今,唐初九成了心中的一根刺,对她恨得牙痒痒的。
从来没有哪一刻,像此时这样希望,如果唐初九能突然暴毙,该有多好。
暴毙,暴毙,这个心思一起,宋东离就管不住,最后,在诱惑的驱使下,付诸实施。
亲自动手做了一锅宁氏最爱喝的乌鸡红枣汤,面无表情的把无色无味‘致盲药’下了进去,拿起汤勺几次搅拌之后,提着来了西院。
见着唐初九站在西院门口,西下的夕阳斜照在她身上,更添了几分风情,美目盼兮的惊心动魄,正是宋东离想毁灭的。如果变成了个瞎子,我看你还拿什么来勾人男人!!!
唐初九见着宋东离,柳眉成锁,直觉无好事。
难得这回宋东离没有像往常般的冷嘲热讥,而是带着几分高傲,几分自认为的身份高贵,说到:“唐初九,娘的身子这几日每况日下,我做了娘最爱的乌鸡汤想给她补补身子,却总觉得差了些火候,娘一向觉得你做的烫比较入味一些,爱喝你熬的,你给我尝尝。”
说完,端起一碗暗藏杀意的鸡汤,递给了唐初九。
对于选择这个为宁氏*汤的理由,宋东离也是苦思良久后才定下来的。觉得这个借口最堂而皇之,唐初九应该不会起疑心。
对于宋东离做汤给宁氏的这番孝心,唐初九确实没有起疑心,可是在接过鸡汤后,在夕阳之下,对着那汤起了疑心。
众人只知世上有无色无味的致盲药,却不知致盲药不管下在酒里还是汤里还是水里,在夕阳照射之下,会隐现出一种淡紫之色来。
恰恰就那么正好,在月寻欢的医书之上,有记载这个。而唐初九,刚刚看完这一节没两天,正记忆深刻。
天时,地利,人和,唐初九对那鸡汤起了疑心。
心里大惊,勉强维持住脸色的平静,深吸了一口气,做出闻那鸡汤香味之态,其实是在吸气压惊。
宋东离目光紧瞪着唐初九的动作,不知不觉中就屏住了呼吸,带了些急迫,很是希望下一秒,唐初九就把汤喝进了肚子里。
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惜,伴随着希望的,除了叫如愿外,还有一种叫绝望,唐初九放下了碗:“这汤挺好的,老夫人肯定喜欢。”
宋东离再接再励:“你不尝尝么?”
唐初九把汤放回篮子里:“不用,这味我一闻就知道。我也有些日子未见老夫人了,正好,和你一起去问候一声。”
话落,把篮子提在手上,往宁氏的住处走去。
宋东离变了脸色,这汤,万万喝不得。
可篮子提在唐初九的手里,她又快步走在了前头,宋东离一咬牙,追了上去。有心把篮子打翻,却一路上都没有寻着机会,唐初九虽然走得又快又急,却每一步都走得稳稳的。
唐初九当然不会给这个机会!!!
提着汤,来了宁氏的院子。
宁氏正歪在榻上,烤火取暖。人一上了年纪,对于漫长的冬天,就是一场煎熬。所有的病痛,都找了过来。熬过去了,就又是一年好活,熬不过去了,就是年难难过,成一坏黄土,一堆白骨。
看着唐初九提着东西过来,宁氏微愣了一下后,舒心的笑了,以为初九拿乔够了,现在终于恢复成以前的贤良了:“初九,你来了,来,烤烤火,暖暖手,莫要冻着了。”
唐初九把篮子放到桌上,把冒着热气腾腾的鸡汤盛了一碗出来。
正在这时,宋东离气喘吁吁的踏门槛进来,满身的狼狈。刚才在院子门口时,因着走路心不在焉,扭到了脚,摔了一跤,正好摔在上次的尾骨上,引得旧伤复发,痛得冷汗直流,却顾不上这么多,咬着牙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