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混在宗女们之间,跟着顺昌县主她们到了宗室坊。她还跟着她们,逛了一家宗室们时常光顾的首饰铺子。
她进了铺子,才算是彻底甩开了跟踪的人。
那家首饰铺子有唐坊的股,还有一个唐坊的管事。
但她没想到楼云会正巧和顺昌县主订亲。
只要他们一成亲。不知什么时候顺昌县主把这件事一提,楼云就会对那首饰铺子起疑。
唐坊在那铺子里参了股,被发现倒也罢了。
但分栈点在泉州贷出去的款子。还有和不少蕃商的关系,都会被楼云查出来。
甚至那几天她在泉州的酒楼,暗中和斜力刺见面,商议那铜镜案的事情,他都会知道。
……
要命的还有,她在给空明大师的信里。免不了写了不少对当朝赵官家的各种评价。
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对着空明大师这样的方外人。她需要对大宋皇帝很客气吗?
空明大师也经常批评宋徽宗。
只要拿到信,楼云能拿到足够的把柄。
要么她就永远呆在台湾。要么她就老实向楼云示好,做出让他满意的选择。
比如,马上嫁到泉州,嫁给陈文昌。
……
“依我看,你是看中那陈家小子没错。但你未必看中了陈家。”
她微微意外,没料到阿池说到了她的心事。
阿池却沉默凝视了她一会儿,才道:
“我听说那陈家家主没有嫡子。”按扶桑的习惯,庶子身份低贱,如果母亲身份不高庶子就等同于奴隶。
和嫡子是云泥之别。
就算是大宋,他也知道庶子除非考上科举,身份地位也无法和嫡子相比。
泉州陈家的家主只有一个不出色的庶子。
否则他何必带着侄儿来求亲?
“陈文昌万一成了陈家家主,他和国使的关系看来又分外密切。你嫁给他,将来一个不好,也就和嫁给王世强做平妻没什么两样了。”
“……”
她何尝不知道他说得有理,这也是她对陈文昌有好感,却对这门亲事半点也不着急的原因。
“我知道你让楼云进坊保媒的原因……”
阿池看着她,这一次倒也没有不耐的意思,
“他们宋人是要把你娶进家里。你是怕将来陈家翻脸不认人时,按他们宋人的规矩,你连陈家的门都迈不出去。”
她便也明白,他向宋商打听了大宋的婚制。
按宋律,成婚的女子不经丈夫允许而离家,拘押两年。合法的离婚手续只有男方休弃女方,更常见的是女方的父母兄弟嫌弃女婿,娘家出面把女子带回家安排另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