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
明显年轻的男子声音在殿中响了起来。
她缓缓把腰伸直些,继续低着头,按着中使教的礼节轻声回答道:
“小臣谢陛下。”
“虽然是海外归来,却和别的夷部不同。听说你是随宋僧长大的?可懂得佛理?”
殿上仍然没见着谢道清的影子,季青辰却感觉出眼前这位宋朝皇帝在后宫似乎很放松。
他开门见山地和她扯着闲话,这当然是难得的皇恩。
她知道些佛理的事,应该是谢道清告诉他的。
“小臣不敢说知佛理,却自知是与佛有缘,才让臣得到宋地高僧的教养。这也是陛下的威德所在。”
听到她最后的马屁,官家淡笑了起来。
他又仔细问了宋僧在海外的事情,听闻十二名老僧都已经故去,自然也有些嗟叹。
倒是空明出身的山西金阁寺,这位官家比她季青辰还清楚。
金阁寺在北宋时,算得上是天下佛宗。
他推算着年纪,知道空明其实是靖康之变后出生的宋人了。
更是惋惜这十二位逃国的老僧。
她自然也要陪着说上几句佛经,除了在空明身边的耳濡目染,她也早有准备。
她打听过:
宫中有佛寺、道观不下七八座。
官家在每日起床洗漱后,都会由一女尼一女道引路,到宫中佛、道两观烧香,然后再去垂拱殿上朝听政。
而从高宗起,临安城四代官家都把他们在宫外的潜邸王府捐出,建了道观。
当朝官家捐的嘉王府就在城南清波门附近。如今唤作佑圣观。
所以,她低着头,顺着年轻官家的兴头,接了几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这类的佛门传说,当然少不了要拍马屁。
楼云深知她讨好人的巧嘴,倒也不担心她失言。只是含笑听着。
她在官家面前说起。唐代一位西行、一位东渡的高僧,他们能有如此德行,自然是盛世名君的治下才能有的百世善果。
就像如今。有空明这样不忘故国的高僧,就有当朝官家这样的圣君。
楼云忍不住微笑,在官家的假谦逊中,他附合着季青辰的马屁。
季青辰进宫前是早有思虑的。说这些话不仅是为了讨好皇帝。
接着,她把别在衣领上的飞天佛钗取了下来。
女官从她手上接过这钗形的袈裟扣。呈到了官家手上。
因为看到了那佛钗背后印着东大寺的残余汉字佛印,官家也吃了一惊。
东大寺正是鉴真东去扶桑后所建,史书里已有记载。
所以这飞天佛钗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她只是要让官家更加确信她的身份。
“看着像是唐时的工艺,楼卿。你以为如何?”
官家明显不认为这精巧的袈裟扣佛器是扶桑所治,仔细在手上看了,又递给了楼云。
楼云早见过她抱着嫁妆箱子擦银器的样子。所以回到大宋后,他就开始收集金银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