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能很轻松的在唐人街买到。
调味料方面,像什么黄豆酱、海鲜酱、柱候酱之类的在唐人街这边更是常见的。
转了一圈,秦锐得出了一个结论,想做中餐,还是直接老老实实去唐人街买材料就可以了。
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
材料全部买回来后,他在小吃车里开始了操作。
牛骨入锅,加水烧开后,小火保持微微沸腾熬汤,同时加入葱姜白酒去腥。
让骨汤自己熬着,秦锐开始处理牛杂。
戴着手套将解冻后的牛杂用精盐、苏打和碱面搓洗。
搓洗干净后焯水去异味,焯水后,把牛杂过冷水清洗一遍,清洗后的牛杂切块。
二百份的牛杂处理需要的时间不短,等到他全部处理好切块,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半小时了。
骨汤这时也炖好了,奶白浓郁,香气扑鼻。
按照正常流程,牛杂煲应该用小砂锅的,但是这里是韩国,秦锐觉得直接在汤桶里煲就行。
他可不想一个砂锅一个砂锅地放料,那不得累死。
骨汤烧开后,先加入牛肚、牛肠、牛筋这些比较难熟的部分,小火炖上。
一个半小时后,等到这些部分炖的软烂,秦锐才放入剩下的部分,那些切好的牛腰、牛肺。
同时放入八角桂皮等香料,再加入三种酱。
最后才是调味儿,盐、糖、鸡精就够了。
牛杂煲的配菜选用的依然是白萝卜,萝卜切小块一起入锅。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剩下了等待。
半个小时后,将炖好的萝卜打捞出来备用,秦锐玩着手机继续等待。
盖上锅盖又焖了十分钟,牛杂的火候全部到位。
秦锐放下手机,哗啦一声掀开锅盖,闻着从汤桶里散发出来的扑鼻卤香味儿和酱香味儿,看着那黄褐色酱汁中不断沸腾的牛杂。
他的口水都被馋出来了。
急忙拿出碗给自己盛了一碗。
夹起一块牛肚颤巍巍地吹了吹,然后放入口中。
脆嫩的牛肚吸饱了汤汁,一咬一汪汤,咸鲜口,卤香和酱香每咀嚼一次,就刺激鼻腔一次。
来不及细细品尝,他就咽了下去,又夹起一块牛筋,牛筋切的块不小,被卤的软烂,在筷子上颤巍巍地往下滴着汤汁。
牛筋入口,秦锐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麻了,这么大块的牛筋能敞口吃,光这个幸福感就让他受不了。
再加上牛筋本身的口感q弹,胶质又丰富,也入味儿。
他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了。
更别说接下来的牛心牛肺和牛肠了。
每一种部位的牛杂都能呈现不同的口感,脆爽的、哏啾的、绵密的。
一种是一种的口感,一种是一种的味道。
秦锐大口大口地吃着牛杂,越吃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