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兄弟,今天咱不是敌我争斗,主要是为了夺帅印。看谁够元帅,那谁就带兵伐北,不管谁胜,都得要活的。咱们俩不如下马比武,省得万一有个疏忽,会出危险。&rdo;
&ldo;哥哥,那也好,可咱们在马下比什么哪?&rdo;
&ldo;比剑。要是当元帅的话,马上能行,马下也得行啊!&rdo;
&ldo;好吧,哥哥,咱就这么办吧!&rdo;
二人甩镫下了坐骑,往前走,来到了彩山殿下。得让上边看见啊!两个人各自按崩簧抽宝剑,又把铠甲整理整理。罗通一抱腕:&ldo;哥哥,请!&rdo;&ldo;兄弟,要小心了!&rdo;两位小英雄舞动宝剑战在一处。宝剑开始是慢,后来越耍越快,急如闪电,状似流风,真是撒米不漏,泼水不进。后来苏凤趁罗通一个疏忽,突然反腕,来一个银蛇出洞,刺向罗通的腰眼儿。罗通单脚尖踩地,猛然一个鹞子翻身,把宝剑躲闪过去。接着用顺手牵羊的功夫,没等身形站稳就横着刺出一剑,&ldo;呛啷啷&rdo;,把苏凤的宝剑弹了回去。这一招儿变被动为主动,就在苏凤一愣神的工夫,罗通抬起右腿,朝着苏凤的胯骨猛踢过去。&ldo;通‐‐&rdo;这一脚把苏凤踹出去老远,摔倒在地。
小罗通赶紧把宝剑入鞘,紧走几步来到苏凤跟前,俯身想把苏凤搀扶起来。这时,苏凤心里&ldo;嘎噔&rdo;一翻个儿:哟!罗通的武艺真好啊!我们老苏家跟老罗家有两辈子的冤仇,虽然如今已经和解,可他们心里能没有裂缝吗?真要是他当了元帅,恐怕对我们苏家不利。常言说: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千重篱笆也难免不透风。我不如给他来个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鬼不知!苏凤主意已定,就在罗通刚要哈腰搀苏凤的时候,猛然间把自己的宝剑支起来,对准罗通的前胸,&ldo;哧啦‐‐&rdo;就是一剑……
第十五回小罗通校场夺帅印老苏烈行营刎利锋
罗通一脚踢倒了苏凤,刚要上前搀扶,苏凤猛然间把剑举起来,对准罗通分心便刺。罗通说了一声:&ldo;不好!&rdo;连忙单脚点地,往旁边一纵身,&ldo;噌&rdo;,蹿出去老远,躲过了这一剑。也亏得是罗通艺高心细,换个人就完了。
再说彩山殿上,红袍金戟将苏定方,看了个一清二楚。不但他看清楚了,在台上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得明明白白。苏烈顿时脸色一变,把个红险气得如同紫茄子。暗自叫了一声小冤家:苏凤你不对呀,你知道苏罗两家有仇,想借这个机会除掉罗家的根苗。但是罗家对咱们却没有什么不是啊,而是我们治死了罗通的祖父和父亲。我们岂能一错再错,继续结怨呢?再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两家早就谅解和好。我又收下罗通为义子,认他的祖母为干娘,常言说冤仇宜解不宜结,你现在是何苦非要往快好了的伤疤上撒咸盐呢?在众目所视之下,我要不闻不问,岂不等于纵子行凶,苏烈一声高喊:&ldo;来呀,把小冤家苏凤绑上,推出去,杀!&rdo;
&ldo;是!&rdo;从人答应一声,给苏凤上了绑,推出演武场。苏烈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博得了文武官员的赞赏。
站在旁边的银锤太保罗春,心里&ldo;嘎噔&rdo;一下,暗自赞叹老英雄苏定方是个正派人。可人家要杀自己的儿子,咱能袖手旁观吗?这件事虽然苏凤做得不对,可毕竟还是由罗通引起。我要是不管,显得我们罗家气量太窄呀!罗春赶紧站起身,冲苏烈一抱腕:&ldo;哥哥,请问你为什么要杀苏凤啊?&rdo;
&ldo;兄弟,你没看见吗?幼主已传下旨意,这次是比活武,不比死武。哥哥我不用往下说,兄弟你心里也是明明白白。这奴才心怀不测,我是非杀他不可!&rdo;
&ldo;哎,哥哥,你这可是多心了,刚才孩子捧剑要扎罗通不假,可有一样,那是在演武场啊。既然没伤着人,又何必大动肝火!孩子还小,看在兄弟我的面子上,你就饶了他吧!&rdo;
老诰命当时也说:&ldo;定方啊!苏凤也是我的孩子,要杀要砍,你说了可不算。马上把他给放回来,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哪!&rdo;
听完这番话,苏定方心里非常感动,还是人家老罗家胸怀大度,不记前嫌,还要不留后怨,真是忠厚之家呀!既然如此,就借这个台阶下来吧:&ldo;谨遵娘亲之命,来呀,把小冤家给我推回来!&rdo;苏凤回到殿下跪倒叩头。苏定方道:&ldo;小冤家,非是为父不杀于你,幸亏你的祖母和你的叔父求请,才暂且将你饶恕。今后要千万记住罗家之恩,不可再行无礼!去,上前谢过你的罗家祖母和叔父!&rdo;
&ldo;谨遵爹爹之命。&rdo;小孩给秦氏老诰命磕完头,又给罗春见礼。
一场风波平息之后,还得继续比武!可是罗通一下场,不管说什么客气话,再也没人要求上场了。为什么?都是四十六友的后代,谁能来夺这个帅印呢?这样,元帅就归了小英雄罗通。殿下把帅印交给他之后,命令立即派兵前往北国救驾。罗通当下设帐挂帅派将,他派出的二路伐北先锋官的正印先锋是秦琼的儿子秦怀玉,副先锋是程铁牛、尉迟宝怀、尉迟宝庆和王瑛。派出的押粮运草官是苏麟、苏凤。这两个小伙子心里挺不高兴。军中的总督军是程咬金,协助他的是苏定方。然后在京中提兵二十万,大同府提兵二十万,共四十万人马,立即启程,殿下李治率文武大臣送到十里长亭。分手之后,人马大队浩浩荡荡直奔北国牧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