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984年,知青大都回到了城市。国内资本市场的苗头开始展露,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慢慢缓和。
从衣食住行到社会各个方面,人民都有极大的消费热情。这个时代遍地都是机会!
社会需求大,做生意,开工厂,哪怕是卖个小零嘴,都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三舅妈娘家的兄弟就是例子,是这个时代最早的淘金者。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哪里有放弃的道理。李晓霞想着,她这两天就把具体方案拿出来,等到年后,就开始正式谋划吧。
时间一晃而过,马上到了元宵节。通过这几天和不同亲戚们的交流,李晓霞大致有了几个想法。
一个是去县城学校的门口卖小吃食,像麻辣烫,卤菜卤肉之类的一定很受欢迎。
这个适合李家人一起干,不过手里没有配料方子,这种两眼一抹黑去做餐饮生意,怕是要赔本。
另一个就是做一些时兴的东西在县城卖,这个适合她自己做。一方面她有做服装的经验。另一方面,成本低。过年时候她听县里上班的表叔李有泉说,市里有个国营的纺织厂,这两年开始放开可以用钱买布后,厂子生意越做越大,周围零售布匹都是从那里进的,布的颜色也时兴,都是跟着南边学的。
李晓霞穿越来之前,就是服装设计师,从著名设计师品牌离职后,她就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那天她刚好结束曼省的设计师大赛,准备从曼省直接飞罗省,结果大雪纷飞,去往曼省机场的高速上出了车祸,到了七里村,成了李晓霞。
虽然换了一片天地,但是她的上一世不断学习积攒的经验还在,脑海里积累的设计理念还在。
在这个新的地方,李晓霞坚信,她一定可以继续拾起自己的设计师梦想!
成为顶级设计师!
现在从卖点小玩意开始,慢慢攒钱,以后再买布、买缝纫机,开店,然后开个服装厂子……
李晓霞在勾勒梦想中慢慢睡去。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李父还有大哥李晓峰已经收拾好东西,带着弟弟李晓宁,到学校去了。
李晓宁学校就在李晓峰教书的学校隔壁,李晓峰顺带着上班,就跟着父亲给弟弟报了名。
李母也早早起床了,雨水过后,天气已经越来越暖。担心错过了播种时间,李母打算今天去山里看看。
吃完早饭后,李母带着刘思,李晓霞,提了篮子,一同朝地里出发。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村的人,都是提着篮子往山上走。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李家的地头。
七里村山高水长,不仅村里人住在山腰上,地也都是在山上,一层一层的梯田,广袤而平缓。
每年地里都种的小麦玉米,小麦已经发绿,玉米还没有播种。放眼望去,一片土黄色。
李家的地向阳,雪已经完全化了,翠绿翠绿的荠菜,还有小葱,挤在一起从土里窜了出来。
这个时间荠菜叶大,肉嫩,采回去,过了水,无论是凉拌,包饺子都好吃。
李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