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人?”孟朝辞微眯眼眸,目光深邃地盯着沈云烛,仿佛要看透些什么。
沈云烛行了一礼,声音婉转:“民女闺名蒋梨梨,是个不成器的琵琶女子,得罪之处,请梁王海涵。”
孟朝辞微微一愣,随即恢复了冷漠的表情,他淡淡地说:“蒋梨梨,倒也是个别致的名字。你这曲是从何而来?”
沈云烛不作回答,轻笑一声:“琵琶悠扬似如梦,心事如诗入画卷。”
她的声音清丽而柔和,如一泓清泉潺潺。孟朝辞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沈云烛见状,便又行了一礼:“还请王爷借一步说话。”
孟朝辞沉思片刻,摆了摆手,侍卫们随即在旁退去,营造出一片相对私密的空间。归香楼的其他人也不敢打扰,渐渐散去,只留下这两位看似毫不相识的男女。
孟朝辞的眼中闪过疑惑,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你现在可以告诉我,这曲子是从何而来。”
沈云烛似是看出孟朝辞的疑惑,却是故作沉默而不应声,最终缓缓开口:“这些均是故人相告。”
孟朝辞听了这番话,冷漠的眸子竟有一丝扭曲:“故人?”他追问道,“哪个故人?她在何方?”
如今若是暴露自己真实身份,孟朝辞是断断不会相信的,搞不好会落得个“欺君瞒上”的下场。沈云烛暗自思索片刻,心中权衡利弊。她轻叹一口气,便缓缓开口:“故人居于何方无可奉告,请王爷也不要追问,不过王爷不必担忧,”
“故人对王爷有一事相求,她将这物件托民女交于王爷。”言毕,沈云烛拿出了银色玉坠和几封书信。
孟朝辞瞳孔微缩,接过那银色玉坠和书信,眉头透露一种深深的忧虑,他抬头看向沈云烛,语气严肃道:“这是谁的?”
沈云烛知道孟朝辞对于这些事情是至少有八分不信的,但她如果要为家族平冤昭雪,必须将戏做完:“王爷觉着是谁的,就是谁的。”
“王爷若是不信,过两日便是初三,可随民女一探究竟。”
孟朝辞默然片刻,然后将目光又转向手中的玉坠和书信。接着他闭上眼睛,陷入一段沉默之中。最终,他缓缓睁眼,又看向沈云烛。
“好,我答应你。”眸中却难掩疑虑之色:“若是有半点欺瞒,我想你是知道后果的。”
沈云烛闻言镇定回应:“民女自是明白的,那么王爷,两日后见。”
她随即行了一礼,转身离去。整个归香楼内,掌声与谈笑声又重新回荡,仿佛刚才的一幕只是一场戏。
孟朝辞则默默抿了抿唇,目光投向窗外,深思熟虑。良久,他招来了他的侍卫:“去给我查查这个蒋梨梨是什么家室,还有这玉坠和书信,是从何而来。”
---
京城的集市灯火辉煌,人流如织。沈云烛隐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步履匆匆地走向归香楼。夜幕下的京城仍如同往日般格外繁华,这里是繁华之地,也是阴谋的温床。在灯火辉煌的背后,今日却有暗潮汹涌。
孟朝辞轻轻推开归香楼的门,一股暖意迎面而来,那小厮见到她,立刻笑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