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清穿小姨带娃日常 笔趣阁 > 第137节(第2页)

第137节(第2页)

&esp;&esp;李光地感动到无以复加,五体投地,唯有把金砖地面磕得“咚咚”响。最后立下军令状,不平水患,誓不还家。

&esp;&esp;李光地离开后,梁九功特意走到那块被磕的倒霉金砖前,弯腰仔细察看。

&esp;&esp;乾清宫的金砖若是碎了,补一块可费老劲了。

&esp;&esp;“额娘,李光地学大禹治水去了!”趁着皇上不在,太子过来用午膳,顺便给郝如月送信。

&esp;&esp;郝如月诧异地看向他:“你怎么还关注李光地呢?”

&esp;&esp;上回李光地装病在皇上面前给太子上眼药,太子嘴上不说,都记在了心里的小本本上。

&esp;&esp;也是李光地人红是非多,太子无意间听人提起李光地冒功,便吩咐詹士陈廷敬去查。

&esp;&esp;一查还真查到了陈梦雷,得知了李光地卖友求荣的事。

&esp;&esp;且不说李光地坑了太子,太子想抓他的小辫子,便是没有这个梁子,太子也不可能坐视陈梦雷这个国之功臣被当成叛党处死。

&esp;&esp;于是便有了御史弹劾。

&esp;&esp;本以为陈梦雷进京,李光地在劫难逃,谁知他不但没凉,还去工部治理河道了。

&esp;&esp;太子有些小郁闷,汗阿玛英明神武,怎能容下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esp;&esp;让这种人去治理河道,不擎等着贪墨和亏空吗?

&esp;&esp;太子不理解,明知道后宫不得干政是祖训,还是忍不住想找额娘说说,请额娘给他解惑。

&esp;&esp;毕竟从小到大,在太子眼中,额娘看事情最通透。

&esp;&esp;郝如月听太子讲完,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她对李光地表示不满,认为他德不配位,都只能用容貌攻击。

&esp;&esp;太子可好,才掌握了詹事府,便搞出这么大动静来。

&esp;&esp;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太子今年七岁,就有了这样的城府和手腕。

&esp;&esp;郝如月完全不敢想象,这样的太子长大成人,有詹事府的支持,再背靠索额图和索党,将会对皇权造成多么大的威胁。

&esp;&esp;难怪历史上,太子从二十岁开始就被皇上忌惮,一直忌惮了十几年,最后以终身圈禁收场。

&esp;&esp;孩子啊,收敛一点吧,为娘害怕!

&esp;&esp;然而少年初现锋芒,郝如月实在不忍心泼他冷水,于是借用但丁的一句话,为他释疑:“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esp;&esp;用词比较现代,太子还是听懂了,恭恭敬敬起身给郝如月行礼:“多谢额娘,儿子醍醐灌顶。”

&esp;&esp;没错,是他格局小了。

&esp;&esp;这时门外有人通传,皇上来了。郝如月和太子对视一眼,齐齐迎出门外。

&esp;&esp;又是用午膳的时辰,不等皇上问,太子便说要回去背书。皇上留他:“吃都吃上了,吃完再走吧,不然皇后又要念叨朕了。”

&esp;&esp;皇上还是老样子,到哪里都自带口粮。等着摆膳的时候,皇上忽然问太子:“弹劾李光地的那个御史与陈廷敬是同科,你知道吗?”

&esp;&esp;太子闻言起身便跪:“汗阿玛明察秋毫。”

&esp;&esp;康熙看了郝如月一眼,这才叫太子起来说话:“又没说你错。”

&esp;&esp;太子不敢起身,仍旧跪伏着说:“是儿臣心胸狭窄,枉顾汗阿玛的教导,儿臣知错。”

&esp;&esp;这一句看似认错,实则是在拍皇上马屁,反衬皇上心胸宽广,郝如月暗中给太子比大拇指。

&esp;&esp;少年有锋芒,有城府,还遗传了皇上的厚脸皮,郝如月终于可以放心了。

&esp;&esp;没人不爱马屁,特别是皇上,特别这个马屁是儿子拍的,且拍得十分精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