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支持我们进行试点。
后来的事,就是大家看的的资料上的了。”
李振华特意提到了姜玉山,这也是一种报答。
要知道,许多人出于私心,这么难得的机会,肯定会把功劳大包大揽,绝对不会提别人的名字。
投桃报李,一直是李振华的思想。
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有机会,就尽可能地帮一点点。
有了李主任的带头,其他学员的思路也被打开了,大家开始陆续提问。
“请问老师,为什么要禁止越级上访?这不是堵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吗?”
“请问老师,你们出台责任追究制度的初衷是什么?追究责任不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的吗,为什么你们信访部门出面处理?”
“请问老师,你们这个限期处理的规定是不是有点过了,这应该是上级领导的事吧?”
“……”
提问越来越多,李振华不敢怠慢,一条一条地进行耐心解答,力争让人理解清楚新制度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支持新政。
坐在前排的邹汉民,满意地笑了。
显然,这个开头让他力主的新政培训班初步取得了成功,他很满意。
第一节课结束后,邹汉民就离开了。
省长的工作十分繁忙,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他来参加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是表态度吗,带个头。
省长虽然离开,但是其一般领导可不敢跟着离开,和邹汉民握手告别后,继续乖乖留下学习、讨论新政。
李振华没有走上去和邹汉民告别。
他这种等级太低,虽然是老师,也不是可以随便上前和省长话别的,只能远远地目送省长离开。
他走到教室的后排,和张翠雯聊了起来。
张翠雯竖起了大拇指。
“弟弟,可以啊,第一次讲课就这么出彩!”
“都是多得雯姐的指点!如果没有你,我肯定很狼狈!”李振华感激地说。
他说的是实情。
说实话,他没有做老师的经验,不太懂如何应付学员的提问。面对这么多的高级别的学员,很容易紧张,会导致出糗。
是张翠雯教了他一套缓解紧张的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是尽量不要想学院员的身份,只把他们当做普通学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