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且不说三福晋带着“喜讯”,再次白着一张脸出宫去了,只说太后这边将人送走,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esp;&esp;心腹宫女问太后:“奴婢瞧着索相的福晋并不是很想嫁女儿,好像与皇后所说不一样,太后为何要管?”
&esp;&esp;太后喝下一口茶润过喉咙才道:“可不是只有皇后求了我。”
&esp;&esp;若当真只是皇后来求,事涉外戚,太后还真不一定会管。可皇上也说起此事,太后就少不得要管上一管了。
&esp;&esp;其实最关键的还不是皇上,而是太子私下对太后说,三福晋当面挖苦皇后生不出嫡子,给太后气得不轻。
&esp;&esp;当年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也曾被人这样挖苦过,至今记忆犹新。
&esp;&esp;不仅如此,太后也是嫡母,也当过后妈,还曾经亲自抚养过当今。
&esp;&esp;她当时被人这样挖苦,是因为不得宠。先帝那时候独宠董鄂妃,看都懒得看她一眼。
&esp;&esp;但凡先帝肯分给她一点宠爱,太后必定会生下自己的孩子。
&esp;&esp;反观皇后,圣眷隆重。皇上明里暗里给她的宠爱,与先帝给董鄂妃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esp;&esp;可皇后为了太子,居然选择不生嫡子或者晚生嫡子,太后还是很佩服的。
&esp;&esp;最最难得的是,皇后还说服了皇上。
&esp;&esp;毕竟事后留与不留,都是皇上说了算的。
&esp;&esp;皇后为了太子做出这样的牺牲,太后本人都很佩服,却被赫舍里家三房当成把柄反过来对付皇后,太后真的生气了。
&esp;&esp;尤其太子说三福晋态度恶劣,极会挑拨,把他都吓哭了,太后的怒气终于到达峰值。
&esp;&esp;不管是为了皇上、太子还是皇后,这事她都得好好管一管。
&esp;&esp;话说三福晋回家之后,很快把“喜讯”分享给了索额图,索额图都惊了。
&esp;&esp;他深深看了三福晋一眼:“太后从来是个不管事的,你怎么把她得罪了?”
&esp;&esp;都是与蒙古联姻,明珠那是娶儿媳妇,他可是嫁闺女。
&esp;&esp;把蒙古姑娘娶到京城,合适最好,不适合就养着,谁家也不缺这一口饭吃。
&esp;&esp;嫁女儿就不一样了。
&esp;&esp;公主、郡主和亲蒙古都没有几个如意的,更何况是朝臣的女儿。
&esp;&esp;所以索额图没像明珠那样病急乱投医,让女儿变成满蒙交好的桥梁,而是在索党里自己扒拉出一个乘龙快婿来。
&esp;&esp;“快四十岁的鳏夫?”三福晋只问过年龄,就把鸡毛掸子抄在手里了。
&esp;&esp;索额图脑门冒汗,福晋从来都是“堂前教子,枕边教夫”,只会在卧房用鸡毛掸子。如今是在厅堂,他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esp;&esp;“年纪大些稳重。虽是鳏夫却没有子女,况且此人是个有本事的,人品才情都不输纳兰容若。”索额图赶紧解释,罗列出一大堆的好处。
&esp;&esp;三福晋这才收起鸡毛掸子,哭起了自己苦命的女儿。
&esp;&esp;翌日,索额图叫了自己选中的乘龙快婿上门,三福晋带着芙蓉在暗中相看。三福晋还好,芙蓉一看差点哭出来。
&esp;&esp;回到内宅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人家老还丑,嫁给这样的人不如死了干净。
&esp;&esp;老是老了点,丑却不至于。毕竟礼部侍郎也是要过皇上眼的,有皇上的审美严格把关,容貌不会差到哪里去。
&esp;&esp;不过分跟谁比,跟纳兰容若一比就算丑的了吧。
&esp;&esp;可老爷极为看好此人,说他有能力也有手腕,很会做事,打算成亲之后把他从礼部调到户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