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官员是该有一定的素质,但是谁在一年中见这么多此死人都不会多开心的。
这说明人命轻贱了,天下已经有了大乱的前兆。
乱,只是迟早,而不仅仅是可能了。
果然,到了秋收之后,又有两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丨义。
朝廷派兵下来也只能镇守一些比较险要跟关键的地方,为局势着想,天子发下话来,让各地都可以自保练兵。
苏音他们所在的地方并不是特别危险,但是为保万一,苏义还是征集全县有志男儿练武。
这一年不断有流民逃进来,有的没有饭吃,直接饿死在路上。苏义见状,就让城外不许放流民进来。
如今想出城倒是不难,但是想进来,那若不是本地人就真的是很难了。
然而就在年末,苏家也发生了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有人状告苏家养子陆琰杀丨人!
这消息一到,就震惊了整个苏家。
大家是没有料到,平日里还算沉默寡言不怎么会惹事儿的陆琰,狠起来居然就能直接做到这一步!
听到这一消息的苏家下人们,很多都暗自庆幸,还好陆琰没对他们发狠。
苏音震惊的是,原来陆琰参军还有这么一个契机。小说里只说他是因为犯了事儿才参军的,但是具体是什么事儿,作者根本没有明说。
况且苏音觉得陆琰这个人还是挺有原则的,杀丨人的事情,他究竟该是在怎样的心境下才会去做啊?
苏启跟孙氏则是有些幸灾乐祸,他们早期盼着陆琰能够出事儿,所以在陆琰真的出事儿之后,他们便说着“我早就知道了,那小子迟早要出事儿”这样的话。
得到消息的苏义自然是很气愤的。苏义当初收留陆琰,就是为了他的“好名声”,让大家说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说他不忘旧恩。
但是如今呢?他将恩人的孩子养成了杀人犯?
这就算不是他的原因,就算陆琰之前在县内的名声就不怎么好听。但这人确实是在他苏家养了两三年啊!
如今他出了事儿,苏义就算不用付主要责任,那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的。
所以当得知那个消息后,苏义便叫衙役直接去抓陆琰来审问了。
可惜的是,陆琰最终还是没有被找到。
“方才匆匆忙回来过,之后就又跑出去了。”这便是下人的回复。
“你是贴身照顾他的,怎么连他人都看不住!平时就是你消极怠工,所以才会让他有机会逃走。如今人不在这里,叫老爷怎么出去交代!?”管家见跟在陆琰身边的小厮这么说,差点儿气了个倒仰。
陆琰是苏家的长子,这会儿他杀了人,快速的就逃走了,百姓自然会觉得是苏义刻意将他放走了。
即便不这么觉得,如今天下都乱了,若是有心人闹腾起来,苏义这个县尹只怕也做不了多久了!
人找不到,但是也不能不升堂啊,百姓都抬着尸体到门口了!
苏音住在内宅,等得到消息的时候,苏义都已经将这件案子处理过了。这才了解到了陆琰杀人的经过。
原来陆琰一开始只是看到有人在强抢良家妇女。被抢女儿的那一家原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