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乔的眼神会说话,那他绝对是语重心长的看了宝刀一眼。
然后他挑明了道:“你觉得你的名声还能更坏?连累我们生意更多?”
“……”宝刀泪崩。
“我们凭本事吃饭,不要紧!”大乔给宝刀撑腰。
宝刀终于有了点信心。
“——我相信你一定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艺而努力。”大乔补一句。
“……”这次还真的不是。可也不好说清。
宝刀惴惴然去了冰林坊。
冰林坊的大门,开在特别热闹的大街上。甭管你有事没事,往那儿一走,你就能看见冰林坊特清幽的门脸儿。其他店铺都是高高挑着招牌,一个压一个,恨不能跳出来跟顾客吼:“快看我快看我!”冰林坊却不是这样。
其实,其他店铺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毕竟张邑邑心主干大街,临街的店面,寸土寸金嘛!花那么大价钱买一个店,还不把店招写大一点?别说那买了整幢楼的店,把店招从三楼挂到底楼,就是那钱少的,只能在一幢楼里租几个房间的,也从窗口把店招挑出来,你大、我更大,你挑得长、我更长,恨不能牵衣扯袖,直接把顾客衣裳拉住。
顾客倒未必被他们拉进店,走起路来一不小心磕了绊了、甚至戳到眼睛是有的,官府不得不联络行业协会,发了这么个限制:任何店招,都不得超出店面三尺以上。店招大小不得超过店间本身的大小。
这么限制之下,临街店铺的店招才勉强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反观冰林坊?
半里长的一条街,十丈远的地段,都是冰林坊的。
这十丈远的地段,冰林坊全垒了灰墙。灰得舒心悦目、灰得通心畅胃,灰得人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灰墙上露出翠竹梢。
翠竹梢外透出秋千影。
秋千影静着。冰林坊里的姑娘,从墙外一个都看不见,只有偶尔的丝竹声,静静飘出。
何等的手笔!这比斗大的店招还醒目呢。
灰墙中的大门也极尽清幽雅静之能事,简直可以当艺术品。
但它总是不开。
这个门脸儿,只是给人看的,不是为了给人用的。
客人要来,总是走侧门、腰门、小门、后门。
这种欢场,跟大官儿的府门一样,日常来客,还是从侧边走好,别那么大摇大摆儿招人看见。
宝刀也是走了侧门。
跟其他客人受的待遇一样,她那么进去,一点儿波澜都不惊起,非常之安静顺遂。
好的欢场,要从进门开始,就让客人舒心,绝不能让客人担惊受怕。
小露红托街上孩子给宝刀送的抄片子,写有一个房间名。
冰林坊的包间,可以绝对保证清净。
这个包间还有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最重要大堂里的演出,从这个包间可以欣赏。
冰林坊大堂,音乐演出,从来就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