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解下两个妖物,押见国王。沙僧道,“哥哥,也带挈小弟带挈。”本来行者还想让沙和尚看守行李马匹呢,后来众和尚们说负责看管,也就让沙僧能有个露脸的机会。
沙僧明显是官迷啊,想当初在宝象国那里也是如此,见了国王,吹嘘一番,喝了点酒儿,就不知道自个姓嘛了。
八戒沙僧各揪着一个妖贼,孙大圣依旧坐了轿,将两个妖怪押赴当朝。
国王问了口供,赦了金光寺众僧的枷锁,并麒麟殿上摆酒给圣僧庆功。好家伙,连吃了两顿酒席,这老猪吃饱了就来劲儿了,主动请缨求战。
三藏甚喜道,“八戒这一向勤紧啊!”这老猪前次和悟空大战牛魔王上瘾了,唐僧是最宠爱八戒的,赶紧夸奖一二。
不过呢,你看沙僧现在估计低头装着喝酒哩,肯定不会让猴儿再带挈带挈的。猴儿早对沙僧了解的透透地了,一听唐僧夸老猪,为了不让场面难堪,抢着先说就让沙悟净保护师傅,给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啊。悟空现在的心性,修持的不一般呀。
二人挟着两个小妖,就直奔碧波潭。
却说祭赛国王与大小公卿,见孙大圣与八戒腾云驾雾,便恭维唐僧。三藏道,“贫僧无些法力,一路上多亏这三个小徒。”
我们要看到的就是,唐僧在这方面的确是个好师父,知道给徒弟们争脸的。
沙僧道,“不瞒陛下说,我大师兄乃齐天大圣皈依。他曾大闹天宫,使一条金箍棒,十万天兵,无一个对手,只闹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惊。我二师兄乃天蓬元帅果正,他也曾掌管天河八万水兵大众。惟我弟子无法力,乃卷帘大将受戒。愚弟兄若干别事无能,若说擒妖缚怪,拿贼捕亡,伏虎降龙,踢天弄井,以至搅海翻江之类,略通一二。这腾云驾雾,唤雨呼风,与那换斗移星,担山赶月,特余事耳,何足道哉!”
这沙悟净甚会说话的,猴儿跟八戒刚走不在了,便立马抬起头来,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娓娓道来啊。沙僧对两个师兄已经服气了,但只要有机会,还是不忘表白自己的。开始还谦虚说自己没有法力,可紧接着便说是卷帘大将了,一连串的本事说的国王一愣一愣的。
却说孙大圣与八戒把两个小妖摄到乱石山碧波潭,将一个黑鱼怪割了耳朵,鲇鱼精割了下唇,让去通风报讯去。
那万圣龙王正与九头驸马饮酒,一听之下。龙王就害怕了,但是那个驸马根本不怕,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四海之内,也曾会过几个豪杰,怕他做甚!等我出去与他交战三合,管取那厮缩归降,不敢仰视。”
好妖怪,急纵身披挂了,使一般兵器,叫做月牙铲出来叫阵。
戴一顶烂银盔,光欺白雪;贯一副兜鍪甲,亮敌秋霜。上罩着锦征袍,真个是彩云笼玉;腰束着犀纹带,果然象花蟒缠金。手执着月牙铲,霞飞电掣;脚穿着猪皮靴,水利波分。远看时一头一面,近睹处四面皆人。前有眼,后有眼,八方通见;左也口,右也口,九口言论。一声吆喝长空振,似鹤飞鸣贯九宸。
这个九头虫还是个武将哩,这个时候,就觉着越来越像一个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女婿,大唐名相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
他见不认识孙悟空长什么模样,猴儿便夸口一番,介绍了下自己。
那驸马闻言,微微冷笑道,“你原来是取经的和尚,没要紧罗织管事!我偷他的宝贝,你取佛的经文,与你何干,却来厮斗!”
噗,哎呀,老吴啊,说你什么好哩。在这九头虫的话里面,有意思的很。要是看新唐书的话,关于房遗爱、高阳公主、辩机和尚之间的故事,就明白这里的奥妙了。但是旧唐书却是没有提及,这让我们现在很是难以判断个清楚明白。但是明显老吴是相信或是借用了新唐书的说法。
行者现在是个和尚了,肯定要给同门辨明冤枉的。但是老吴的意思是这样么?在接下来的描写却是过于令人目瞪口呆啊,理解起来那是相当的费劲的。
九头虫和孙悟空斗在一处,孙悟空中间说道,“你有意偷宝真不良!那泼贼,少轻狂,还他宝贝得安康!”
还他宝贝得安康,猛一听指的是什么,是舍利子么?不是,这里相当的复杂,那舍利子表面上映射了房遗爱意图唐朝江山,但是老吴内里却是真正在隐约指向了明朝大臣于谦的英灵!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在宣德年间做过御史,前后任江西巡按,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官声甚好。但因不谄媚王振,遭诬陷下狱论死,被百姓们求情上谏得以复任。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力排南迁避祸之议,遂任兵部尚书,拥护明代宗,成功指挥京师保卫战。
然在1457年明英宗复辟之后,受石亨等诬其谋反被杀。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西湖三杰--于谦、岳飞、张煌言。
英雄常已矣,老吴洒泪祭。欲知西游释厄传第六十二、三回到底映射了还有甚么,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