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安要五个非常能打又不怕死的人。
&esp;&esp;高琼问:“作什么?”
&esp;&esp;“生死斗。”
&esp;&esp;“为何?”
&esp;&esp;“高老将军你怕了,连你都怕了,我宋军必怯,我要改变这个事实,所以我要不怕死的人,或是宁死也要砍对方一条手臂的狠人。虽然残忍,但我刘安为几十万士兵的生存,我需要有人能作出这种牺牲来,其家眷,我养活了。”
&esp;&esp;站在二线位置的呼延必求上前一步:“我呼延家,愿战!”
&esp;&esp;呼延四兄弟只有两个人在这里,可这两人却代表四兄弟要一起出战。
&esp;&esp;“末将愿出战。”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esp;&esp;刘安没回头看这名将军而是侧头看了一眼佘太君,佘太君却面色如常。
&esp;&esp;正如刘安自己所说,这是生死斗。
&esp;&esp;只要上场,要么杀死对方,要么被杀死,就算活着也不会完好无损,因为这是拼命的死斗。
&esp;&esp;请战的是杨延浦。杨家三郎。
&esp;&esp;这时,有小将上报:“报刘巡使,周王殿下到了。”
&esp;&esp;“周王?”刘安心说我怎么不知道大宋有个周王。
&esp;&esp;小将上报:“信国公带兵前来支援,石将军领兵,官家出征前加信国公为周王。”
&esp;&esp;“迎。”
&esp;&esp;赵佑竟然到了,这让刘安非常意外。
&esp;&esp;石保兴没骑马,是坐着马车的,他病又犯了,咳的死去活来。
&esp;&esp;赵佑则骑着马,由四名禁军护着,穿着漂亮的小皮甲带兵在大同城西门。
&esp;&esp;“下官赵佑奉官家之令,带六千精锐,辅兵一万四计前来支援刘巡视。”赵佑有模有样的施礼,刘安回礼:“有劳周王殿下,请入城。”
&esp;&esp;正式的礼节结束,赵佑一脸喜色的冲了上来:“姐夫。”
&esp;&esp;“恩。”刘安在赵佑的脑袋上揉了几下,再看他带来的兵马。
&esp;&esp;三千陌刀,三千铁鹰。
&esp;&esp;“传本官令,送信到辽营,本官要与兰陵王阵前对饮。”
&esp;&esp;“得令。”
&esp;&esp;对饮!
&esp;&esp;换另一个词更合适,这是叫板。
&esp;&esp;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面对面敢谁能打了谁的脸。
&esp;&esp;辽军刚到不可能攻城,他们还在扎营,真正攻城也在三天之后了。
&esp;&esp;这个时候叫板就是为了相互试探,也为了打击对方的士气。
&esp;&esp;“挑人,擅射者五人,擅骑者五人,勇武之士十人。本官要与辽人生死斗,还有,把本官的大将军炮推出来,本官要阵前立威。”
&esp;&esp;刘安的本意是在陌刀兵与铁鹰骑中挑人,可其他各军不愿意。
&esp;&esp;怕辽人。
&esp;&esp;因为两次攻辽大战宋军皆大败,宋军主力确实有恐辽症。但清远军、折家军不会,他们一直在边境恶战,他们不怕。
&esp;&esp;就算宋军主力当中,参与过灵州大战、夏州大战,以及攻打朔州城的战斗之后,有部分士兵也不怕。
&esp;&esp;折家军推举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