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呆滞的躯壳被另一道灵魂接管。
穆榆站在苏槐身前,静静与这位后世崛起的暴徒对望。
但她明白,眼前这看似暴戾阴暗的男人,实则有一具温柔的灵魂。
他给了偏执的另一个她,最好的落幕。
穆槿的执念,一直都不在于当初孤注一掷的失败,而是觉得自己赌上的一切,可能抹掉了人族最后的希望。
曾经凡俗界有这么一个故事:
久居山林的高龄老人被孙子接到了大城之中生活,他每天都会将吃不完的剩饭剩菜留下,直到饭菜发馊。
孙子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试着减少饭菜的烹饪,以求避免留下残余的食物。
可是无论如何减少,饭菜都总是会有所剩余。
因为他少做一点,老人就少吃一点,久而久之,反倒造成了他在虐待老人的假象。
后来,他们大吵了一架,老人收拾东西回到了山林。
孙子有错吗?
没有。
因为在繁华盛世,大部分人考虑都只有“不够吃”,偶尔造成剩菜浪费的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临近年节,又有多少人能把所有饭菜全部吃光,一点不剩的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活法,浪费固然是需要谴责的行为,但我们都没有必要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过于严苛,拿过去的苦痛惩罚自己。
是老人过于偏执,过于执拗。
但谁都不知道。
老人年幼时家乡闹过大饥荒,有一天他实在饿的受不了,就把本属于妹妹的那份食物吃掉了。
那时候他才九岁。
五岁的妹妹饿的难受,哭哑了嗓子。
父亲发现后,他自然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挨饿,挨打,他既为身上的苦痛伤心,也怨恨没能忍住饥饿的自己。
于是半夜,他跑到不远处的大河边,企图在这条被翻过无数遍的河里找到些渔获,哪怕只是小鱼小虾也好,起码能稍微缓解妹妹的饥饿。
可是。。。。。。
有人晚上在河边上茅房,发现了在河里挣扎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