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女儿,王氏脸上的笑容深了深,又有些担心。
“清婉怀的是头胎,又不像清韵就嫁在了府城,我们能够时刻照应着。
她那边就全指着亲家照顾,我这总是有些不放心。”
张清彤笑着说:“这有何难,我们寻两个稳婆一并送去林家,让他们替娘好好照顾大姐。”
张泽觉得三姐的提议很好,随即附和道:“娘要是不放心源柔府这边的稳婆,不如就让儿子去寻两个京城的稳婆,这样如何?”
“行啊,一定要寻一个会接生的,我就怕婉姐儿有事。”
张三牛见妻子这般,忙劝慰道:“女婿多看重婉姐儿,你还看不出来?
再说了,两个亲家都是脾气秉性温和的,对待婉姐儿也好,你啊,就别瞎操心。”
“实在不行,等韵姐儿生下外孙,咱们亲自去林府瞧瞧婉姐儿。”
王氏重重地点了点头,“嗯,等韵姐儿生了,我们就去。”
张清彤和张泽对视一眼,两人都没再说话。
张泽将节礼准备好,又单独给乐宜郡主准备了些礼物。
有他闲暇时画的画,有他自己做的芙蓉玉簪,还有他写的信。
源柔府离京城路途太远,通信有些不方便,张泽便提出了,每半个月给乐宜郡主写一封信,三个月送一次信去京城。
乐宜郡主对此虽有些担心,但,知晓张泽是一个稳重可靠的人。
遂答应了这个提议,学着张泽的方式,每半月给他写一封信。
乐宜郡主虽已与张泽定下了亲事,但还未出嫁。
故而,京城夫人、小姐们举办的各种花会、诗会、宴会,她大多数都推辞不掉。
这样一来,她写的信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各种宴会相关。
与乐宜郡主悠闲、自在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恰是张泽的生活。
张泽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还得各种琢磨怎么让源柔府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光是琢磨这些事,就有够他头疼的。
更别说偶尔还会有各种案子,以及治下的县令出的各种问题。
乐宜郡主很喜欢看张泽鲜活、有趣的生活片段,张泽同样从乐宜郡主的信中汲取片刻的安宁、惬意、闲适。
“郡主,姑爷又送信来了。”
“快,快拿来我看。”乐宜郡主画眉的手一顿,搁下眉笔,高兴地看向侍女。
乐宜郡主拆开了最上面的一封信,“乐宜亲启。”
一字一句将信的内容看完,不舍地又看了一遍,嘴角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花团锦簇,好名字,我倒是要尝尝味道是否配得上这个名字。”
乐宜郡主来到荣王妃处,说明来意,“清彤丫头,又鼓捣出什么新鲜玩意了?”
“是一种糕点,名曰:花团锦簇,说是用十二种不同的花香制成的糕点。”
荣王妃一听,眼睛腾时就亮了,“快去取些来!”
旁边的侍女忙去寻郡主说的糕点,找了一会儿提回一个食盒。
“王妃、郡主,请慢用。”
侍女十分贴心将糕点送到了后厨热了热,因此,一打开食盒,荣王妃和乐宜郡主都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混合着奶香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