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沈云烛魂不守舍地来到了衙门,见周随安已经在此等她多时。
周随安见沈云烛回来,自是十分欣喜的,他先是寒暄道:“蒋兄倒真是好久不见哈,这是去哪了?”
沈云烛露出一丝疲倦的笑容:“无事。”
周随安见状目光一凝,忙把沈云烛拉到了一旁,见四周没了人,便悄声问道:“是翊王又找了你?”
沈云烛眉头一皱,不想让周随安参与此事,便淡淡回答道:“不是,一些琐事需要处理,耽搁了些时间。”
周随安见沈云烛有所回避,心中颇感不安。他只得放下疑虑,拿出了一封书信,“这是这几日我调查出的有关须卜云的线索,你且看看。”
沈云烛打开信封,仔细阅读起内容,眉头也不自觉地渐渐皱紧,眼中闪烁着沉郁之色。
“看来须卜云的事情远比想象更为复杂,”沈云烛轻声自语,将书信合上,注视着周随安,“多谢你,周兄。我必须亲自去一趟。”
周随安闻言不免担忧:“蒋兄,自五年前郾城失守后,大安经济要道衡州危机四伏,你何必为一不知所云的匈奴女子而去呢?”
“不,”沈云烛否认道,“大安正是因这些京城高官存在与外敌为勾奸的嫌疑,才落得到如今的地步。”
若是能查出大安京城之中有哪些高官与匈奴有勾结,或许父兄的死就会有所眉目。
周随安本是个知足常乐之人,对于岌岌可危的大安他是无能为力,便想着随其他人一样沉沦于世间,但他听到沈云烛的言语时心中也不免兴起一丝波澜:“蒋兄,我好人帮到底,我便陪你去吧。”
沈云烛微微一笑,感激地看着周随安:“多谢周兄,我也会将这事告知王爷,择日我们便启程。”
回了梁王府,沈云烛、孟朝辞、周随安和若烟四人寒暄一阵。
沈云烛便开门见山道:“殿下,这是周兄查出的有关须卜云的线索,须卜云曾在大安的衡州一带活动。”
她沉吟片刻,接着说道,“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前往一探究竟。或许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关键的线索。”
孟朝辞接过信件,也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上面有关须卜云的线索,良久,他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过几日我们便动身吧。”
四人正商议着行程之际,一位太监却突然闯了进来,他躬身说道:“梁王殿下,陛下有事找您,希望您能入宫一趟。”
沈云烛闻言心下不免一惊:那大腹便便的皇帝,突然找孟朝辞究竟是所谓何事?
孟朝辞闻言也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众人正是在商议要事之时,他那独享着美人的皇兄这会子突然要召见他,然而他也只得无奈的应了声:“我自我前去,陛下何时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