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观国外不少畅销作品,很多主角一出生就自带光环,一切都被安排妥当,努力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与我们的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尽管这种精神依旧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但现实的压力和生活的无奈,让不少普通人渐渐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更多地开始相信命运。
他们感叹,哪怕自己再怎么努力,似乎都比不上那些生来就拥有优渥条件的人,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迷茫。
“就算是这样,给江卫民同志的作品两个二等奖应该没问题吧!
毕竟江卫民同志作品的开创性还有在全世界的推广性都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
咱们这些专业评审的评价标准,或许和普通大众的不太一样。
要是奖项设置不合理,很多人会觉得我们评审不公正,这对整个评奖活动的公信力都会产生影响。”
实际上,坐在评审席上的各位评委,大多都是在艺术领域深耕多年、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
他们对于江卫民那些在海外畅销的作品,以及他开创的全新绘画形式,内心深处满是抵触。
江卫民的出现,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打破了原本的艺术格局。
他的新形式和新故事,让这些艺术大师们隐隐产生了危机感。
在当下这个时代,这些大师还没有被国外收藏家的追捧下,在艺术界拥有的地位还没有和连环画作家割裂开。
而在连环画行业内,江卫民的新形式连环画更是迅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侵占了原本属于这些大师们的“领地”。
现在,随便一个运用江卫民绘画形式的连环画作家,不仅作品的发行量远超大师们,挣得的收入也比大师们多得多,这让大师们的地位明显受到了动摇。
正因如此,评委们或多或少都有了打压新形式连环画的念头。
他们在评审过程中,不自觉地抬高了对这类作品的评判门槛,试图维持传统艺术形式的主导地位。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各种意见激烈碰撞,同时确实要考虑江卫民所做的贡献,以及公平公正的考虑
最终奖项的分配江卫民的《齐天大圣》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以及一个三等奖。
这背后是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协会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上风,
他而文联,由于并非主办方,只有建议权,在这场1对2的话语权较量中,
出版局即便有心支持江卫民想让江卫民拿一个好的名次,却也感到力不从心。
等到颁奖那天,江卫民得知自己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脸上还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江卫民心里清楚,自己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和那些艺术大师相比,在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上,确实还有差距。
而且他也明白,当下商业连环画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从整个时代的艺术主流来看,
还未能成为核心力量,能在这样的专业评奖中获得认可,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