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父到后山,就看到山上忙碌的身影。
男人在前面挖地,后面女人和半大孩子就在捡土豆,收拾好的土豆堆在一起,最后在合伙一起运回去。
刘父放下东西,最近的曲定亮看到了刘父,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
“刘叔回来了。”
“定亮,让他们歇歇来喝口水。”
“好。”
曲定亮招呼雇佣的村里人过来喝水,最近的人已经过来一人端着一个碗,咕咚咕咚的喝起来。
“刘叔,土豆收成还可以,虽然还能在长个三五天更好,但山上下来嚯嚯的那些小动物太多了。防都防不住,每天都要被刨走不少。”
“嗯,我听你刘婶讲了,提前收就提前收呗。反正大大小小的土豆都有芽孔。都不影响下一轮种植,再说我们种的也不少,实在是小的就拿来吃掉。总不能我们忙活一场都还不让我们吃一口的。”
“也是。之前想着要扩大种植,肯定需要的种子量也多,再说还不知道你们府城那边有没有需要?需要多少?我们就想着尽可能多的留一些。”
“嗯,我这次回来就是要跟大家说这个事情。先干活儿吧,等把土豆和辣椒都收回去再说。”
其他人陆陆续续的过来,都跟刘父打招呼,喝了水之后就回去继续干活。
在所有人都离开后,刘父把桶和碗放到地沟旁边的平整处。撸起袖子加入了干活的队伍。
刘父拿起一个锄头,他们现在用的锄头是去铁匠铺子专门定制的。这个时代用的锄头不怎么好用,刘父之前就让小路画了个简易版的现代锄头拿去铁匠铺子照着打了几个回来。
后来家里就用的这样的锄头,现在锄头还被村里人都学了去,有钱的都去铁匠铺子新做了一把回来。
锄头是铁打的,锄头的手把是木制的。削制好的木头锄把在用一些碎木屑嵌进锄头后面流出来契合的空隙里面。嵌得老老实实的,用起来很顺手。刘父在现代都用习惯了。
刘父一锄头就挖了一窝土豆,嵌下去,翻起来。一窝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鹅蛋鸡蛋大小的土豆。这一窝成熟的还算是可以,最小的也有鸡蛋大小。
刘父在用锄头背面一碓,土块散开了,里面露出来更多的土豆,这一窝并没有挖烂一个土豆,刘父的锄地手艺还可以,他以前也是经常干活的人,一开始有点生疏,多干一会儿感觉就回来了。
刘父毕竟年龄大了,干了一会儿,就有点累了,两只胳膊抡锄头也挺酸爽的。他看了看身后的两块地,地沟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土豆。当然,谁也不能保证一个土豆都不挖坏,从明面上看损坏率还是挺小的。
整个后山开垦出来的荒地不少,有好几十亩地。虽然没有全部种土豆,其中也有十五亩左右,他们尽管人不少,但一天是不可能全部收回来的。
在最后一天的傍晚时分。
山山坡上窜出来两头野猪。野猪也不知道地里这么多人。两头大野猪身后还跟着一群小野猪。
他们一行人看着那一群野猪,野猪们也在看着他们一群人,野猪心里想的是,之前每天傍晚时分就过来打猪草,怎么今天这么多人。
双方都没有动作,正在刘浩他们想要动的时候,为首的两只野猪掉头往山里跑去。一群野猪浩浩荡荡的刹那就钻进了山林里面。
山坡上有一道坎,那道坎后面就是密林,茂密的树林是不允许开荒的。
就算附近的村民想要上山砍柴,村长也会叮嘱他们不能砍小树和生长茂密的树。
只能优先砍那些枯树和坏掉的或者是密集的树。
每年官府会派人来附近的山里巡视,一经发现对附近的村子统一降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