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熹贵妃则因儿女双亡大受打击,一时想不开竟避开奴才随她的一双儿女去了黄泉。
皇上对此悲痛异常,以看护主子不利为由下令让永寿宫的奴才们全部为熹贵妃陪葬!甚至恼起了自戕的熹贵妃,不但没有出席她的丧礼还降了她的位分、撤了她的封号,只让人称之为钮祜禄妃,就连胧月公主的玉牒都改在了敬妃名下。
而皇上的御前总管苏培盛也因为爱妻崔槿汐的死心神恍惚,在当差时出了岔子被皇上贬斥出宫。
不过,念在他伺候皇上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皇上特许其去皇庄养老。只是,在淡出世人视线后的苏培盛没多久便病死在皇庄上了。
因着钮祜禄妃给皇上带了绿帽子还让他帮十七弟养孩子的原因,胧月公主和其母敬妃也被连累遭了皇上厌弃,于是钮祜禄妃葬礼过后,敬妃病了,不能理事,只能交出宫权。
与此同时,祥嫔靠着两个皇子成功晋升为妃,代掌宫权,一时间风光无量。
骤然失去“生母”的宝亲王弘历最开始恐慌了一阵,但在接到了皇上的安抚和祥妃示好后渐渐又恢复从容。
现如今,无论他的生母是谁、活着还是死了,都不会影响他大清继承人的位置。且一个不是亲生的生母死了,于他日后而言也是好事不是?
钮祜禄妃死后,皇上龙体大不如前,即便端皇贵妃日日精心伺候着,也没能叫皇上熬过这个冬日。
雍正十三年冬十月,皇帝殡天。宝亲王弘历尊奉大行皇帝遗诏于灵前继位,尊奉已故纯元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已故钮祜禄妃为圣母皇太后。
为表仁孝,先帝嫔妃也都各有加封,其中祥妃孙氏被尊奉为皇考祥贵妃,其膝下二子也都得了和硕亲王的爵位。
新帝登基后,已荣升为皇考皇贵妃的齐月宾去了趟景仁宫,次日便传出消息来:景仁宫皇后乌拉那拉氏夜间亡故,新帝不敢违背先帝“此生不复相见”的誓言,只叫人以皇后的仪制简单地操办了乌拉那拉宜修的后事,并未给其上尊号,其棺椁也只是葬在先帝妃陵而非与先帝合葬。
宜修死后,齐月宾自请离宫去圆明园安置,新帝应允。
新帝登基后,先帝嫔妃便都迁去了慈宁宫挤在一块住,孙氏想见情郎都不方便了,所以也跟着申请想去圆明园住独院大房子,过快活日子。
可惜皇帝不放人,他需要多多关照皇考祥贵妃的两个儿子来彰显孝悌。而皇考祥贵妃孙氏显然也无法丢下两个年幼的儿子自己一个人跑去圆明园养老,无奈,只得清心寡欲了几年。
直到海兰借芦花害死端慧皇太子的事儿被孙氏这个皇考祥贵妃“意外”察觉并揭穿,这才得了皇后感激和皇上忌惮。
(渣龙版弘历:皇考祥贵妃竟能查出朕和皇后都出不出来的事,其在后宫的势力究竟有多大?不行,朕不能再让她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了!)
是以,这事儿了结后,海兰和其九族去了黄泉,孙氏也得偿所愿带着儿子和情郎去了圆明园养老。
有一击必中且不会被发现的私通术在,即便齐月宾就住在她隔壁,孙氏也从未被发现与狂徒颠鸾倒凤。
再后来,孙氏与狂徒的两个孩子长大了,皇上给他俩指了婚,并在二人娶福晋入府前加恩了孙氏为皇考祥皇贵妃。
等过了四十岁,齐月宾早已在温宜成婚后病逝,作为先帝还活着的嫔妃当中身份最高者,孙氏开始在皇庄、行宫和两个儿子的王府间随意居住,快快活活地过完了自己福禄双全儿孙满堂的后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