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莫钦再次最先觉醒,“做广告,妙!只是电视广告比较贵,我们这个小厂可能比较吃力。”
除了电视广告,还有报纸广告,是那个时代的两大广告媒介。
报纸广告便宜许多。
但是效果也差许多。
“贵是贵了点,但是我不是已经给你们解决方案了么?”李振华乐呵呵地说,“提价!”
“对呀,我怎么把这事忘了!”莫钦一拍大腿,“我把洗洁液每瓶38调到每瓶68,广告费用就全回来了!”
“对啊,何止回来,还有啊赚!”李斌等也兴高采烈。
李振华不但帮他们想到了提高销量的办法,而且连费用来源都帮他们想好了。
看着李振华的目光,全是佩服。
几个股东简单商量了一会,当场就决定提高产品售价,并且投放电视广告。
“乡长,关于电视广告的事,我们也不熟悉,还要麻烦你帮帮手。”莫钦转而对李振华说道。
“这个不用我帮手,找张主任!”李振华指了指张娜。
张娜一怔:“找我?”
“是啊,找你!”李振华笑道,“莫老板的广告业务就由你来联系跟进。上次你不是说了吗,你有一个发小,叫做小萱,在电视台工作?”
……。
考擦完中药厂,李振华和张娜有先后去了覃嘉华的兽药厂和卢青的修造厂调研。
在兽药厂,覃嘉华向两人介绍了兽药厂的生产情况和我销售现状,总的来说,中规中矩。
毕竟农村有很多养鸡养猪专业户,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粥饭来喂养,只能求助于饲料。
而兽药厂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他们的需求。
覃嘉华的饲料,比他们以前购买的的外地饲料便宜得多!
现在不但青山乡的专业户,其他的乡镇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来这里进货。
就连隔壁的玉兴县,也开始有经销商前来洽谈!
情况在一步步发展!
修造厂。
卢青却有点捉襟见肘。
“乡长,你看,现在我已经满产满销了!”卢青指着繁忙的工场,得意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振华一看,果然,不大的车间内,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挥汗如雨,但是兴致很高,干劲很足。
上次来只有十几个人干活,现在去足足有近百人了!
“我现在只要生产的是飞轮壳和支撑板,工艺不复杂,容易做。我现在愁的是我地方只有这么大,无法满足中柴的产量需求!”卢青愁眉苦脸。
“你可以安排来两班倒!”李振华说道,“分日班夜班,每班八小时。这样产量可以提高一倍!”
“夜班?”卢青有些犹豫,“我们这里不同于城市,村民只习惯白天干活,晚上看电视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