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要是现在斩了她的人,以最坏的结果去推算……
那么就应该是,真正的持剑神远游蛮荒,一剑斩了自己,之后身为师父的老大剑仙,怎么都要给自己说上几句话……
十五境神道剑修,要是问罪剑气长城,咋办?
那个至高神,脾气一向不太好。
因为她为数不多的好脾气,都给了认主的陈平安。
不过也有可能,宁远斩妖之后,毫无动静。
这头大妖对那个存在来说,其实也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
好坏参半,皆有可能。
至于宁远为何这么想杀它……
很简单,大玄都观的老观主,他的合道,与此妖一模一样。
都是那句,倚天万里须长剑。
这是真正的大道之争,老观主要是先破境十四,那么这头大妖以后想要合道,就必须问剑前者。
反过来,它若是先破境,老观主也得把它砍死,才能继续登高。
大道之争,很简单,就是一条路上,只允许一人登顶,后来者想要站上去,要么前面那个死了,要么把人拽下来。
其实这大妖不坏,除了万年之前去过剑气长城找人问剑切磋之外,后世一直在沉睡,从没有领妖攻城一说。
但老观主对宁远很好。
他一直不算什么好人,他也只对亲近之人好,倘若有人与身边之人起了冲突,他也会先讲道理。
讲完了道理,如果是自己人犯错,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完事儿照样砍对方。
轻则卸人一条腿,重则直接砍死。
说白了,就是护犊子,就是不要脸。
宁远自己都承认自己的不要脸。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小人。
何况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更唾弃伪君子,又当又立,自然不受人待见。
说句难听的,浩然儒家,君子最多,伪君子也最多,圣人最多,伪圣也最多。
所以宁远其实一直好奇蛮荒的这个周密。
在他眼中,周密此人,比不上至圣先师,比不上小夫子、亚圣、文圣,还有不少文庙的功德圣人。
诸如齐先生,国师崔瀺之类。
但又强过绝大多数的读书人。
在某些理念之上,两人还极为相似。
想什么来什么,托月山方向,有人缩地成寸,一步赶到此地。
宁远扭过头,仍旧是单手拄剑,破天荒先开了口,“周先生。”
一袭儒衫抚须而笑,点了点头,直截了当道:“不建议斩它,徒增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