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葬剑故冢任务 > 第两百三十八章 韩兆(第2页)

第两百三十八章 韩兆(第2页)

……

至于什么圣人清算?

好吧,连把柄都抓不住,何来清算?

整个玉溪县的地理位置特殊,坐落于哀牢山北麓,是整个禹州山河的最中央,且周遭辖境内人烟稀少,负责管辖的官府机构也人手有限。

毋庸置疑,在此处下手窃取中原的山河气运,必然是陈云螭与陈途辉二人的最优选。

而做事情向来以谨慎全面着称的陈云螭,自始至终都力求将自身算计,施展到极致。

在法阵选址一事上,陈四爷的策划犹为细致。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云螭曾在整个玉溪县之内,进行了一场十分仔细的摸查。

最终,秉承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向思维,陈云螭居然找到了县令刘成清的恩师韩兆,并向其许诺以阳寿三十载,只为换取一个最为保险的掩护关系。

韩兆答应了……

性命已然忧关的老人,仍然有着一个未了的心愿。

他本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正派读书人,五十年前,韩兆于大岷国都临安城参加科考,授三甲同进士出身。后来又由于长相俊秀的缘故,被安排进了翰林院,负责侍书供读一职。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尴尬位置,却又无比重要!

那些皇子公卿,哪个不需要读书学习?

虽然侍书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伴读。

但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有机会与一位未来君王,结下浓厚情意的重要岗位。

韩兆虽然科举考得一般,但胜在为人周正,仪表不凡。

能够担此重任,无疑也是被提前列入到了官家的重点培植对象之中。

那时的他也曾风光过,自然也就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之辈。

杨万里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一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二人结缘于京都的勾栏酒肆之间,分坐两桌的客人,对彼此的发言都有所认可,也就最终在席间认识了。

那时正值年关,翰林院的事务也比较清闲。

杨万里与韩兆的“蜜月期”,在临安城东市的第一名楼“燕飞楼”展开。

此期间,二人对坐畅饮十日,交谈彼此的政见主张,似乎总是能有交谈不完的话题。

只是,那时的韩兆并不清楚,杨万里是宋人……

后来,由于一场牵动了整个朝堂的张赵之争,韩兆于次年初遭到“贬谪”。

当然了,虽说是“贬谪”,但其实他的官反而是越做越高了,此次离开翰林院,其实只是被清理出了核心队伍,外放到西南小县担当教谕罢了。

韩兆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这个性格乐观的年轻人,一直以来都十分乐观。

在他看来,做点实事,也不错!

只是……

有的事情变化太快,天意不遂人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