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就连袁正心也支持对方。
“乔喻,其实梅纳德教授说的也没错,新理论大家有一些困扰也是正常的。这样直接沟通解惑,能加快审核进度。
也算是对新方法的一种推广。也可以带给你一些启。黎曼猜想并不是终点,针对素数问题,并不是一个黎曼猜想就能完全解决的。
而且这个讨论的过程也是对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一些细节的补足。教授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未来这套体系推广的难点。讲讲不会少块肉。
这一过程中,你也可以深入思考下,在这个结论之下,如何对素数分布规律进行更深层次的预测跟延升嘛。乖,赶紧讨论完合格问题,中午爷爷带你去吃羊腿,好好补补。”
当袁正心一脸慈祥的说出这番话,乔喻便知道挣扎是没什么卵用的。不如好好享受——享受给一众大佬讲课的乐趣。
享受的方法也很简单,时不时的蹦出一句:“an&039;tbes0stupid……”
然后又装作快反应过来,说一句:“对不起……我不是说你们笨的意思,实在是这太明显了,刚刚一不小心……”
主打一个要怀疑人生,大家就一起,大佬总不可能跟他一个年轻人计较那么多……
当然,大佬们当然不会蠢,而且适应能力比普通人更强。
第一次听到乔喻口中蹦出这种话,还会有片刻的沉默,甚至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但之后很快就习惯了。
甚至有人会幽默的回一句:“少年,你还太过年轻,等你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知道脑细胞死了就不再复生的无奈了。”
总之,主打一个互相伤害。
好处也是极为明显的。
乔喻跟这些世界级大佬的关系以天为单位,飞快的熟络起来。而且是平辈论交那种熟络。
大佬们习惯了乔喻的飞扬跳脱,乔喻也习惯了这些大佬们对学术极为严谨且为了追究一个问题死不要脸的态度。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外界那些喧嚣也渐渐开始沉寂。除了数学界跟乔喻相关的少数人外,已经没几个人在关心这个问题。
毕竟数学其实距离普通人其实很远。用许多对数学无感的人话说,生活中会加减乘除也就够了,难道去市买个菜还需要会解二元二次方程?
这大概也是许多人很佩服数学家,但数学家却并不知名的原因。
那些让人头大的数学问题是看不懂的。有那个时间不如关心一些更好玩的事情。数学女神高攀不起但明星八卦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话又说回来,这种论文审核方式进度还是非常很快的。每个证明过程,都讲一讲,争一争,逻辑上有没有漏洞就很清楚了。
对于乔喻来说,大概就是不知不觉中两个月就过完了,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中间过了五一、六一两个重要节日,乔喻都没能给自己放一天假,闭关修炼都没这么惨。
虽然现在并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在了。大佬们果然还是有各种事情要忙的。但每天都能有人抽出时间来。
不止是审稿人大佬,还有他们的学生,偶尔洛特·杜根也会出现。不过这位总编大佬一般情况下不会言,就单纯旁听。
人很累,甚至有些麻木了。
但收获肯定是有的,在跟诸多独立审稿人做了极为详尽的探讨之后,十二位审稿人已经有八位认可了这篇论文。
剩下四位倒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还在针对模态空间与复平面之间的映射的唯一性跟信息是否全面做一些技术性的争论。
这个唯一性很重要,毕竟多义性会导致零点分布不确定。尤其是映射f如果不是双射,就可能造成信息丢失,甚至是虚假零点。
这一质疑还是詹姆斯·梅纳德、彼得·舒尔茨跟陶轩之三人一起提出的。